跳至內容

討論:認識臺灣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初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台灣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台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台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Untitled

[編輯]

民國福建省(即金門和馬祖)的學生也學台灣史地嗎? - Privacy 15:44 2007年4月7日 (UTC)

建議參考來源

[編輯]

許南村《認識台灣教科書評析》、杜正勝《臺灣心·臺灣魂》、吳文星〈《認識臺灣(歷史篇)》對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社會變遷之編篡〉、1997年5-9月台灣各家日報及晚報。--RekishiEJ (留言) 2011年7月3日 (日) 22:32 (UTC)[回覆]

書籍會去圖書館找看看,但1997年5-9月台灣各家日報及晚報資料去哪找阿……--安可來酒館談談2011年7月19日 (二) 11:32 (UTC)[回覆]
可以到市圖找。--RekishiEJ (留言) 2011年7月19日 (二) 14:46 (UTC)[回覆]
  • 王甫昌〈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台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台灣史研究》,第8卷第2期,頁145-208。
  • 裘長平採訪 (1996), 談國中「認識台灣(歷史篇)」科新課程─專訪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黃秀政教授, 國立編譯館通訊, 9(2), 48-50.
  • 楊國揚採訪、黃也瑜整理 (1996), 談國中「認識台灣(社會篇)」科新課程─專訪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杜正勝教授, 國立編譯館通訊, 9(2), 51-53.
  • 當代編輯室 (1997), 從《認識台灣》座談歷史教育, 當代, (120), 52-67.
  • 黃秀政 (1995), 國中「認識台灣」(歷史篇)課程標準的研訂與特色, 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5(5), 11-16.
  • 黃秀政 (1996), 國民中學「認識台灣(歷史篇)」科的課程研訂與教材編寫, 國立編譯館通訊, 9(2), 16-21.
  • 黃秀政 (1996), 談國民中學「認識台灣」(歷史篇)教科書的編寫, 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6(5), 6-10.
  • 黃秀政 (1997), 無意掀起意識形態之爭,把真正的歷史還給大家, 聯合報,86.6.6,11版.
  • 黃秀政 (1997), 讓編審客觀中立,政治干預可以休矣, 中國時報,86.6.6,11版.
  • 吳相湘 (1997), 《認識台灣》課本應注重「根本」, 歷史月刊, (116), 65-67.
  • 王前龍 (2000), 國民中學《認識台灣(社會篇)》教科書中之國家認同論述──從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觀點來解析, 教育研究集刊, 45 卷 0 期

這些也是很好的來源。《海峽評論》也有許多相關評論尚未被轉述,《〈認識臺灣〉教科書參考文件》及《為歷史留下見證》亦未云及。--RekishiEJ留言2015年9月22日 (二) 12:00 (UTC)[回覆]

還有譚光鼎 (2000)〈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以「認識台灣」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卷0期 也是合適來源。--RekishiEJ留言2015年9月22日 (二) 12:14 (UTC)[回覆]

建議改名:「認識台灣」→「認識臺灣」

[編輯]

認識台灣認識臺灣:依計劃與該書用字--WildCursive留言2013年2月4日 (一) 06:00 (UTC)[回覆]

 已修復,加了字詞轉換,不需要移動。--YFdyh000留言2013年2月6日 (三) 10:48 (UTC)[回覆]
(+)支持(►)移動:我認為應該移動,因為這一套教科書的正式名稱為「認識臺灣」,當前的條目名稱應該是俗寫。-Iokseng留言2013年2月8日 (五) 06:22 (UTC)[回覆]
完成,已依照名從主人移動,之前好像忘了這點。--YFdyh000留言2013年2月8日 (五) 07:17 (UTC)[回覆]
多謝管理員處理!--WildCursive留言2013年2月8日 (五) 12:3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