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烏海市

座標39°39′18″N 106°47′39″E / 39.655°N 106.7942°E / 39.655; 106.794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烏海市 · ᠦᠬᠠᠢ
ᠬᠣᠲᠠ
地級市
烏海東山鳥瞰
烏海東山鳥瞰
烏海市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地理位置
烏海市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地理位置
坐標:39°39′18″N 106°47′39″E / 39.655°N 106.7942°E / 39.655; 106.7942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
設立1975年8月30日
語源取烏達、海勃灣二市首字
政府駐地海勃灣區
下級行政區海勃灣區烏達區海南區
政府
 • 市委書記周金星
 • 人大常委會主任馮雪濤
 • 市長楊進(蒙古族
 • 政協主席王文杰
面積
 • 總計1,669 平方公里(644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全區第12位(佔全內蒙古自治區0.14%)
最高海拔2,149.4 公尺(7,051.8 英尺)
人口(2022)
 • 常住56.02萬人
 • 排名全區第11位(佔全內蒙古自治區2.21%)
 • 密度333.1人/平方公里(863人/平方英里)
 • 城鎮(2015)52.57萬人
語言
 • 方言漢語蘭銀官話北京官話河南話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016000
電話區號473
車輛號牌蒙C
行政區劃代碼150300
本地生產總值(2015)¥559.83億(全區第10位,佔全內蒙古自治區2.72%)
89.88億美元匯率
人均¥100,870(全區第5位
16,195美元(匯率)
HDI(2016)0.797 高 [1]
網站中國烏海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內蒙古統計年鑑-2016》

烏海市蒙古语ᠦᠬᠠᠢ
ᠬᠣᠲᠠ
鲍培转写Üqai qota西里尔字母Үхай хо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內蒙古西部。市境東接鄂爾多斯市,西北鄰阿拉善盟,西南界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地處烏蘭布和沙漠南緣,鄂爾多斯高原西緣。黃河由南向北流貫全境,南部邊界有其支流都思兔河。全市漢族人口佔93%,蒙古族人口佔3.5%。市政府駐海勃灣區。烏海是1975年由烏達海勃灣兩市合併而得名,是一座立足於煤炭開採的資源型城市。

歷史

[編輯]

漢元朔二年(前127年),漢武帝擊敗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收復河南地(轄境今巴彥淖爾盟烏加河以南、鄂爾多斯高原),將原有九原郡改為五原郡,又增設朔方郡,郡治在三封縣(今巴盟磴口縣哈騰套海蘇木的陶升井,又稱麻彌圖庫廟古城)。朔方郡下設10縣,在今海勃灣地區設置沃野縣。元狩三年(前120年)築沃野縣城(今海勃灣區北新地古城)。元狩二年(前121年),南匈奴渾邪王附漢後,烏達地區為武威郡之北境地。

魏晉時,今烏達地區為西部鮮卑所據,東晉大興二年(319年),羯族石勒強盛起來,盡得黃河流域中、下游廣闊地區,建立後趙。今海勃灣地區屬後趙之朔州朔方郡。後為前涼後涼北涼所據。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後被前秦前燕所取代,河水以西歸前秦,為氐族苻堅所統治。海勃灣地區屬前秦朔方郡。後秦皇初二年(395年),羌族姚興部興起,奪得前秦西部地區,稱為後秦。姚興在北部廣闊地區設朔方郡,轄今海勃灣地區。東晉太元十六年(391年),魏王拓跋魏攻打朔方郡(轄今巴盟南部和伊盟北部)的鐵弗部劉衛辰。衛辰被打敗後部眾四散,轄地盡失,變成魏的統治地域。東晉義熙三年(407年),匈奴族鐵弗部首領赫連勃勃強盛,在今伊克昭盟、陝西北部地區建立夏國,建都於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北,俗稱白城子),轄地曾北達黃河,置幽州於大城(今伊盟杭錦旗東南),佔有今巴盟南部、鄂爾多斯高原。夏勝光四年(431年),夏國被北魏拓跋鮮卑族所滅,轄境歸北魏。

隋仁壽二年(602年),屬肅州,治所在福祿(今甘肅酒泉)。唐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十道,綏、銀、豐、勝等州屬關內道。關內道的靈州是隋朝靈武郡管轄地區,是黃河由南向北的東岸狹長地帶,包括今鄂托克旗西部、鄂托克前旗西部及海勃灣地區。烏達地區,隋屬甘州,治所在永平(隋改名張掖,今甘肅張掖)。

宋遼時期,西北地區興起的党項族趁宋、遼連年交戰之際,據有銀、夏、綏、宥、靜五州之地。宋太祖趙匡胤建隆元年(960年)給党項羌李彝興以太尉稱號,李彝興向宋貢馬三百匹,以示歸順。從此,今伊盟地區的絕大部分(轄今海勃灣地區)遂入宋朝版圖,但仍為党項李氏所有,宋寶元元年(1038年),党項族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國。今海勃灣地區為西夏靈州之地,烏達地區為西夏賀蘭山防區。元朝,烏海地區為寧夏行省中興路管轄。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中興路為寧夏路,治所在今銀川市。

明時,烏達地區為甘州、肅州二衛的邊外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立寧夏衛,後升為鎮,轄今海勃灣地區,隸屬於陝西都司,歸中央右軍都督府管理。明天順六年(1462年)蒙古韃靼酋長阿勒淖爾與毛里孩進駐伊克昭盟地區。明嘉靖中(1552-1566年)達延汗之孫袞弼里克墨爾根承襲濟農爵位,名其部落為鄂爾多斯。1635年,該部首領額瞵臣歸附清朝,統領鄂爾多斯地區。1649年,清廷將鄂爾多斯地區劃為6旗,實行盟旗制,海勃灣地區為鄂爾多斯右翼中旗(鄂托克旗)之西北境。康熙二十六年(1697年),始設阿拉善和碩特旗。今烏達地區屬阿拉善旗管轄。

民國時,寧夏擴軍使兼轄阿拉善和碩特旗,後直屬蒙藏委員會。民國三年(1914年),鄂托克旗歸綏遠省管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1月,寧夏省政府成立後,在磴口正式設縣。隨後又擅自將沿黃河南到石嘴山、北至河套,長約200千米的狹長地帶劃入磴口縣(包括烏海地區)。民國十九年(1930年),綏遠省政府在黃河以東鄂托克旗地區設立野沃設置局,後改為沃野縣,轄今海勃灣地區。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寧夏省主席馬鴻逵佔領沃野縣,劃歸寧夏,改名陶樂縣。

  • 1950年3月31日,成立阿拉善和碩特旗自治區,隸屬寧夏省。
  • 1954年4月25日,成立寧夏省蒙古自治區,轄阿拉善旗、磴口縣。
  • 1955年9月,改歸甘肅省管轄,後又改為甘肅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4月13日,將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劃歸內蒙古自治區,改為巴彥淖爾盟,烏達地區仍歸巴盟阿拉善旗所轄。
  • 1958年11月,建立阿拉善旗烏達鎮。
  • 1955年2月成立伊克昭盟桌子山礦區辦事處。1958年11月設立阿拉善旗烏達鎮;
  • 1961年7月9日,建立烏達市(原烏達鎮)和海勃灣市(原桌子山礦區),10月1日正式成立,分別隸屬於巴彥淖爾盟伊克昭盟
  • 1975年8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海勃灣市和烏達市合併建立烏海市,1976年1月10日正式成立,為內蒙古自治區省轄市,市人民政府設在海勃灣,下轄烏達海勃灣拉僧廟3個級辦事處;
  • 1979年12月,將3個辦事處改設為區,同時,將拉僧廟辦事處更名為海南區[2]

地理

[編輯]

位置

[編輯]

烏海位於內蒙古西部,黃河上游,黃河穿市而過,西岸是烏達,東岸是海勃灣和海南,毗鄰: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北)、寧夏石嘴山市(南)、內蒙古阿拉善盟(西),屬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過渡帶,平均海拔1150米。

地形

[編輯]

烏海市地處黃河上游,東臨鄂爾多斯高原,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河套平原。是華北與西北的結合部。東部是桌子山,中部為甘德爾山,西部為五虎山,均屬賀蘭山脈的北端余脈,三山成南北走向平行排列,中間形成兩條平坦的谷地。黃河沿崗德爾山西谷流經市區,阻斷烏蘭布和沙漠進入河套地區。烏海地勢東西兩邊高、中間低。構造侵蝕中低山地佔烏海總面積的40%,剝蝕丘陵區占烏海總面積的20%,山前堆積沖洪積扇區占烏海總面積的30%,黃河沖積堆積階地佔烏海總面積的10%。

氣候

[編輯]

烏海氣候屬於典型的溫帶乾旱氣候,乾燥少,大多沙,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氣溫7.8-8.1℃[3]。建設在黃河幹流上的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蓄水後形成118平方公里的烏海湖改善當地氣候。[4]

1981–2010年間烏海市的平均氣象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1.2
(29.8)
3.6
(38.5)
10.7
(51.3)
19.2
(66.6)
25.7
(78.3)
30.5
(86.9)
32.4
(90.3)
30.2
(86.4)
24.7
(76.5)
17.3
(63.1)
8.0
(46.4)
0.4
(32.7)
16.8
(62.2)
日均氣溫 °C(°F) −8.1
(17.4)
−3.4
(25.9)
3.8
(38.8)
12.2
(54.0)
19.1
(66.4)
24.1
(75.4)
26.1
(79.0)
23.9
(75.0)
18.3
(64.9)
10.3
(50.5)
1.0
(33.8)
−6.1
(21.0)
10.1
(50.2)
平均低溫 °C(°F) −13.6
(7.5)
−9.2
(15.4)
−2.3
(27.9)
5.6
(42.1)
12.4
(54.3)
17.6
(63.7)
20.2
(68.4)
18.3
(64.9)
12.4
(54.3)
4.3
(39.7)
−4.3
(24.3)
−11.3
(11.7)
4.2
(39.5)
平均降水量 mm(吋) 1.0
(0.04)
2.3
(0.09)
4.1
(0.16)
5.0
(0.20)
16.6
(0.65)
21.9
(0.86)
34.8
(1.37)
36.2
(1.43)
22.7
(0.89)
7.4
(0.29)
1.7
(0.07)
1.3
(0.05)
155
(6.1)
平均相對濕度(%) 50 42 34 28 30 35 43 47 48 45 46 49 41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

自然資源

[編輯]

煤炭已探明儲量30億,以優質焦煤為主。但經過多年開採,煤炭資源漸近枯竭,現有儲量僅夠開採20多年[4]鐵礦石600多萬噸;高嶺土11億噸以上,約佔全國探明儲量的1/5。石灰石遠景儲量在200億噸以上,高品質的石英砂石英岩總儲量達50億噸,白雲岩耐火粘土矽石儲量也很豐富。[5]

政治

[編輯]

現任領導

[編輯]
烏海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烏海市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烏海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烏海市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烏海市委員會
職務 書記 主任 市長 主席
姓名 周金星[6] 馮雪濤[7] 崔景英(女)[8] 李春曉[9]
民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籍貫 湖北省大悟縣 山東省平陰縣 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
出生日期 1978年9月(46歲) 1965年11月(59歲) 1976年9月(48歲) 1967年1月(57—58歲)
就任日期 2024年10月 2021年3月 2023年2月 2025年1月

歷任領導

[編輯]

行政區劃

[編輯]

烏海市現轄3個市轄區海勃灣區烏達區海南區

烏海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10] 區劃名稱
傳統蒙古文
漢語拼音
拉丁字母轉寫[11]
面積[註 1][12]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2][13]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劃[14]
街道辦事處
150300 烏海市
ᠦᠬᠠᠢ
ᠬᠣᠲᠠ
Wūhǎi Shì
Üqai qota
1,668.64 556,621 海勃灣區 016000 15 5
150302 海勃灣區
ᠬᠠᠶᠢᠷᠤᠪ ᠤᠨ
ᠲᠣᠬᠣᠢ
ᠲᠣᠭᠣᠷᠢᠭ
Hǎibówān Qū
Qayirub-un toqoi toγoriγ
486.97 339,155 海北街道 016000 6 1
150303 海南區
ᠬᠠᠶᠢᠨᠠᠨ
ᠲᠣᠭᠣᠷᠢᠭ
Hǎinán Qū
Qayinan toγoriγ
974.98 94,770 拉僧仲街道 016000 2 3
150304 烏達區
ᠤᠳᠠ
ᠲᠣᠭᠣᠷᠢᠭ
Wūdá Qū
Uda toγoriγ
206.68 122,696 濱海街道 016000 7 1

人口

[編輯]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56.02萬人,比2021年末增加0.21萬人,增幅0.38%。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城鎮常住人口為53.75萬人,比2021年末增加0.24萬人;鄉村常住人口為2.27萬人,比2021年末減少0.03萬人。[15]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556,621人[16]。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532,90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23,719人,增長4.45%,年平均增長率為0.44%。其中,男性人口為291,044人,佔總人口的52.29%;女性人口為265,577人,佔總人口的47.71%。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9.59。0-14歲的人口為74,750人,佔總人口的13.43%;15-59歲的人口為390,376人,佔總人口的70.13%;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91,495人,佔總人口的16.44%,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63,875人,佔總人口的11.48%。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530,877人,佔總人口的95.37%;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5,744人,佔總人口的4.63%。

民族

[編輯]

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517,607人,佔92.99%;蒙古族人口為22,091人,佔3.97%;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16,923人,佔3.04%。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20,882人,增長4.2%,佔總人口比例下降0.22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2,837人,增長7.84%,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22個百分點。其中,蒙古族人口增加3,139人,增長16.56%,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41個百分點;回族人口減少1,331人,下降11.35%,佔總人口比例下降0.33個百分點。

烏海的人口大多以外來移民為主,海南區以來自河南的移民佔多數。

烏海市民族構成(2020年11月)[17]
民族名稱 漢族 蒙古族 回族 滿族 藏族 苗族 達斡爾族 土家族 朝鮮族 彝族 其他民族
人口數 517,607 22,091 10,401 4,291 389 246 214 187 143 116 936
佔總人口比例(%) 92.99 3.97 1.87 0.77 0.07 0.04 0.04 0.03 0.03 0.02 0.17
佔少數民族人口比例(%) 56.62 26.66 11.00 1.00 0.63 0.55 0.48 0.37 0.30 2.40

交通

[編輯]
烏海黃河落日
烏海甘德爾山

烏海地處華北西北的交匯處,是華北與西北之間重要的交通樞紐。

公路

[編輯]

鐵路

[編輯]

航空

[編輯]

烏海機場於2003年12月通航,位於烏海市以北15公里處,建設為3C級飛行區,航站樓面積12500平方米,現開通呼和浩特北京西安廣州上海包頭榆林銀川太原海口鄂爾多斯石家莊杭州成都航線。

經濟

[編輯]

烏海市煤炭資源豐富,煉焦用煤占內蒙古已探明焦煤儲量的60%,經濟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為主。屬於典型的資源型經濟

工業

[編輯]

工業主要有煤炭化工、氯鹼化工、建材、特色冶金。

主要的工業產品有電石、金屬平板玻璃PVC焦炭鐵合金水泥石灰氮雙氰胺草酸

農業

[編輯]

文化

[編輯]

該市的文化以移民文化為主。2008年9月10日烏海市被中國書法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書法城[18]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

旅遊

[編輯]
  • 金沙灣生態旅遊區
  • 胡楊
  • 烏海湖
  • 四合木自然保護區
  • 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
  • 滿巴拉僧廟
  • 金沙灣
烏海全景

教育

[編輯]

高等院校

[編輯]

中等職業學校

[編輯]

高中

[編輯]

初中

[編輯]

小學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 常住人口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楊永恆等 (編).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 历史转型中的中国发展40年:迈向可持续未来. 北京: 中譯出版社. : 205 [2019]. ISBN 9787500161387. 
  2. ^ 历史沿革. 2007-07-05 [2009-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1) (中文(簡體)). 
  3. ^ 乌海市生态功能区划. [2009-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20) (中文(簡體)). 
  4. ^ 4.0 4.1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21836[永久失效連結]
  5. ^ 乌海概览. 2007-08-08 [2009-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5) (中文(簡體)). 
  6. ^ 周金星接任乌海市委书记. 中國經濟網. 
  7. ^ 冯雪涛当选乌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魏艾林当选副主任. 中國經濟網. [2021-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8. ^ "75后"崔景英(女)当选乌海市市长. 中國經濟網. [2023-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6). 
  9. ^ 李春晓当选乌海市政协主席 李和平、刘昌惠当选副主席. 中國經濟網.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9-11 [2020-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11. ^ 《蒙汉字典》. 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1999年. 
  12. ^ 《乌海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 烏海市國土資源局. [2018-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7). 
  13. ^ 乌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烏海市人民政府. [2021-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9). 
  14.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15. ^ 乌海人口. www.wuhai.gov.cn. [2023-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1). 
  16. ^ 烏海市統計局、烏海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乌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202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4). 
  17. ^ 內蒙古自治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 内蒙古人口普查年鉴-2020. [2023-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4). 
  18. ^ 书法城:乌海的魅力名片. 2009-09-29 [2009-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0)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