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徐州,中國北魏時設置的州,後改為東徐州,在今江蘇省宿遷市一帶。
北魏孝文帝時,分徐州置南徐州,領宿豫郡,治宿豫(今江蘇省宿遷市東南廢黃河東北岸古城)。轄境相當今江蘇淮河以北,睢寧、宿遷、沭陽等市、縣南部以南,漣水縣以西地區和安徽省五河縣、泗縣東部。太和二十二年(498年),改東徐州(治團城)為南青州,南徐州為東徐州[1]。後改東徐州為宿豫鎮。
南朝梁天監八年(509年),佔領北魏宿豫鎮,復置東徐州。至梁後期,東徐州領二十二郡:宿預郡、東平郡、陽平郡、清河郡、歸義郡、朱沛郡、脩儀郡、安豐郡、濟陰郡、淮陽郡、綏化郡、呂梁郡、恩撫郡、西淮郡、晉寧郡、扶風郡、蘭陵郡、鉅鹿郡、太山郡、高平郡、朝陽郡、臨沭郡。[2]
東魏武定七年(549年),佔領東徐州,改為東楚州。[3]
- 北魏南徐州刺史(?-498年)
- 北魏東徐州刺史(498年-500年代)
- 南梁東徐州刺史(509年-549年)
- ^ 1.0 1.1 1.2 《魏書·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東楚州」中華書局校勘記:考沈陵傳,陵在太和二十二年前已官南徐州刺史。疑此州初置本名南徐,太和二十二年改治團城之東徐州為南青州,而改治宿豫之南徐為東徐。不及數月,沈陵降齊,州亦旋廢,故魏書猶稱其故官。此志雲「高祖初,立東徐州」誤,「東」當作「南」。但此州曾名「東徐」,見於南齊書、元和志,未必誤。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 ^ 《魏書·卷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 ^ 《梁書·卷三·本紀第三》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東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註釋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廣運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註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