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阿含經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初期佛教 |
|
《長阿含經》(梵語:Dīrgha Āgama),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經篇幅較長,說過去久遠事,談論本末源由,故稱「長阿含」[1]。《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稱《長阿含》破諸外道[2],側重在迴轉外道改宗佛教[3]。
傳譯
[編輯]漢譯《長阿含經》四分四誦三十經,共二十二卷[4],在後秦弘始十五年(413年)於長安由罽賓三藏沙門佛陀耶舍口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為漢文,道含筆錄,收錄於《大正藏》第一冊。現代學者認為漢譯《長阿含經》收有《世記經》,可能為法藏部的誦本[5]。
內容簡介
[編輯]本經共有四分,三十經。簡述如下[6]:
- 第一分(卷第一至卷第五)有四經。收錄有關佛陀的本生故事及事蹟。
- 第二分(卷第六至卷第十二)有十五經。敘述佛教修行及教義的細目。
- 《小緣經》(亦名《四姓經》):為二出家婆羅門,說四姓平等,作惡墮落,作善超昇,見諦證道。
- 《轉輪聖王修行經》:說往昔轉輪王,福德修行事。
- 《弊宿經》:外道說死後斷滅,無善惡報,迦葉童女說法破其蔽惑。
- 《散陀那經》:散陀那居士化俱尼陀梵志五百眾來歸依佛。
- 《眾集經》:舍利弗集如來所說法要,以防諍競。
- 《十上經》:一成法、一修、一覺、一滅、一退、一增、一難解、一生、一智、一證,此十上法,具足五百五十法門。
- 《增一經》:自一修法、二修法、三修法,乃至十法也。
- 《三聚經》:佛告諸比丘:一法趣要趣,謂毒害心也;一法趣善趣,謂不以惡心也;一法趣涅槃,謂念處也,乃至增十也。
- 《大緣方便經》:佛為阿難說十二因緣、四諦、八解也。
- 《釋提桓因問經》:為帝釋說因調有想,因想有欲,有愛憎,有貪嫉,乃至共相傷害。
- 《阿㝹夷經》:為房伽婆梵志說善宿比丘事,及說破世見事。
- 《善生經》:為長者子六向拜,佛為說賢聖法中禮六方法。
- 《清淨經》:尼乾子終,弟子分二,諍罵不已,阿難誘化。佛為說修十二分經,及諸善法諸禪定觀境,阿難云:微妙第一清淨也。
- 《自歡喜經》:佛為舍利弗等說禪定三昧。舍利弗讚說佛法,無上智慧神通,一切世間無與等者。
- 《大會經》:十方諸神天人等皆來集會,禮敬如來,佛為諸眾種種結咒。
- 第三分(卷第十三至第十七)有十經,提出及批判當時佛教以外的很多宗教教義與哲學思想,歸納當時所盛行的六十二見。
- 《阿摩晝經》:外道使弟子觀佛,佛為調伏,說外道邪偽,佛法真正,佛弟子明行具足。
- 《梵動經》:佛說甚深微妙大法光明,說諸六十二邪見。
- 《種德經》:大婆羅門名曰種德,詣佛所問成就幾法而得真實,言不虛妄,佛即答之。
- 《究羅檀頭經》:佛說過去國祭祀,不使牛羊,及乎歸依佛法僧。
- 《堅固經》:長者子堅固白佛:當現神變,顯上人法。佛云:我於靜處,教弟子不得於婆羅門中現神變也。
- 《倮形梵志經》:為此梵志說苦行亦有善惡二趣,不皆訶責,但非出要。惟如來大師子吼,能令人出家成道,此梵志即出家證果。
- 《三明經》:佛說正法,破三明婆羅門邪法,令得佛法正見正趣也。
- 《沙門果經》:為阿闍世說沙門現在得果,並受其懺。
- 《布吒婆樓經》:佛破梵志說無因論也。
- 《露遮經》:此婆羅門見佛,請佛,尋起惡見,謂不應為人說法,佛受供時破之。
- 第四分(卷第十八至第二十二)
- 《世記經》:記說大千中千世界,四洲轉輪王等事。說地獄及諸龍金翅等事。修羅諸天及日月宮事,日月天子生日月宮因緣。三災天修羅戰鬥事。三中劫及世本緣劫初等事。
其他傳承
[編輯]南傳巴利聖典五部中,長部(Dīgha-nikāya)相當於本經。《長部》共三品三十四經,漢譯《長阿含經》與《長部》順序全異,而內容相近,有二十七經皆見於《長部》,僅〈增一經〉、〈三聚經〉、〈世記經〉三經,為巴利本所未見[7]。
《長部》的〈摩訶利經〉(Mahālisutta)、〈闍利耶經〉(Jāliyasutta)、〈須婆經〉(Subhasutta)、〈大念處經〉(Mahāsatipaṭṭhānasutta)、〈三十二相經〉(Lakkhaṇasutta)、〈阿吒曩胝經〉(Āṭānāṭiyasutta),未出現於法藏部的《長阿含經》。在說一切有部的誦本中,大念處經、三十二相經位於中阿含,其餘四經位於長阿含[8]。
《藏文大藏經》無完整譯出的整部《長阿含經》,只存留單經[9]。
在新疆地區有發現了一些梵文殘葉,屬於「長阿含」的有相當於漢譯長阿含第九經眾集經,及巴利文長部第三十二經阿吒曩胝經[9]。
在巴基斯坦的吉爾吉特地區出土的佛教文獻中,包含了梵文《長阿含經》,學者認為這是說一切有部的《長阿含經》誦本。雖然出土的寫本殘缺不全,但是,著名的德國佛教文獻學者哈特曼 Jens-Uwe Hartmann 從此一抄本的攝頌判斷,此一梵文《長阿含經》有三集四十七經,並且完全復原了四十七部經的經名。[8]說一切有部的《長阿含經》,與《長部》以及法藏部的《長阿含經》有較大的差異,四十七經中,二十三經未出現於《長部》,二十七經未出現於法藏部的《長阿含經》。
引用
[編輯]- ^ 《分別功德論》:「長者,說久遠事歷劫不絕本末源由,事經七佛聖王七寶,故曰長也。」
《善見律毘婆沙》:「聚眾法最多,故名為長。」
《撰集三藏及雜藏傳》:「於中長說,並及先世,劫世流轉,是故曰長。計於諸止(禪定),天上快樂,聞者歡喜,故名曰長。七世過佛,及攬大乘(菩薩本生之行),佛之涅槃,是故曰長。諸寶計數,多有轉輪,諸王(人間諸國王)喜聞,故名曰長。」 - ^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化人所習。為利根眾生說諸深義,名中阿含,是學問者所習。說種種隨禪法,是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破諸外道,是長阿含。」
- ^ 菩提比丘. 《佛陀的話語:巴利經典選集》總導讀 (PDF). 正觀. 2009 [2020-04-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8-08).
若將其內容詳細列出,則會發現,構成兩部之間根本差異的,可能還有另一因素。《長部》經文的訴求對象大多是一般大眾,並且似乎有意藉由顯示佛和法的超勝﹝外教﹞,而吸引那些可能改變信仰的人來聽聞佛法。《中部》經文則大多是對內部僧團的教示,並且似乎是用來教導新學比丘,使之熟習教義和修行方法。
- ^ 僧肇〈長阿含經序〉:「契經,四阿含藏也。增一阿含四分八誦。中阿含四分五誦。雜阿含四分十誦。此長阿含四分四誦,合三十經以為一部。」。
- ^ 陳士強. 《長阿含經》總論. [2017-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9).
它的梵本,經今人考證,為法藏部的傳本。因為譯者佛陀耶舍是法藏部的律師,他所翻譯的法藏部律典《四分律》卷五十四提到了其他部派未曾敘及的《世界成敗經》(即《世記經》)。而此經恰見於今本《長阿含經》之中。《四分律》卷五十四說:「大迦葉即問阿難:《梵動經》在何處說?《增一》在何處說?《增十》(即《十上》)在何處說?《世界成敗經》(即《世記經》)在何處說?《僧祇陀經》(《眾集經》)在何處說?《大因緣經》(即《大緣方便經》)在何處說?《天帝釋問經》(即《釋提桓因問經》)在何處說?阿難皆答:如《長阿含》說。」這說明,不同傳本的《長阿含經》的編次是不同的,在今已失傳的一種《長阿含經》本子中,《世記經》(即《世界成敗經》)並不是編是最末的。
- ^ 北宋王古《大藏聖教法寶標目》, 北宋惟白《大藏經綱目指要錄》,明朝智旭《閱藏知津》
- ^ 长阿含经 共22卷 (简介). [2018-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 ^ 8.0 8.1 藏經閣外的掃葉人. 佛教科普文 4 :梵文《長阿含經》. [2018-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5).
- ^ 9.0 9.1 佛光大辭典. 長阿含經. [2018-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外部連結
[編輯]- 趙城金藏本 長阿含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