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爪隼
黃爪隼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隼形目 Falconiformes |
科: | 隼科 Falconidae |
屬: | 隼屬 Falco |
種: | 黃爪隼 F. naumanni
|
二名法 | |
Falco naumanni (Fleischer)[2]
| |
Range of F. naumanni 繁殖區 全年 冬季
|
黃爪隼(學名:Falco naumanni)為隼科隼屬的鳥類。是一種小型獵鷹。這種物種在地中海[3]、阿富汗、中亞至中國和蒙古地區繁殖。它是一種夏季候鳥,在非洲和巴基斯坦過冬,有時甚至遷徙至印度和伊拉克。它在繁殖區以北很少見,在歐洲的分佈範圍也在減少。該屬名源自晚期拉丁文falx,falcis,意指一種鐮刀,指的是鳥的爪子[4],而這個物種名是為了紀念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瑙曼而命名的。[5]
在中國大陸,分佈於新疆、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南、雲南等地,多棲息於開闊地以及在海崖或建築的牆上築巢。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德國南部。[2]
描述
[編輯]這是一種小型猛禽,體長27—33 cm(11—13英寸),翼展63—72 cm(25—28英寸)。它的外觀與較大的紅隼非常相似,但翅膀和尾巴比例上更短。它有着與較大物種相同的棕色背部和灰色下部的條紋。雄鳥有一個灰色的頭和尾,像雄性紅隼一樣,但沒有背部的深色斑點、黑色的鬚狀紋,且翅膀上有灰色斑塊。
雌鳥和幼鳥比其親屬稍微淡一些,但如此相似,以至於叫聲和結構比羽毛更能作為區分的依據。它的叫聲是一種顯著的粗糙chay-chay-chay,不同於紅隼的kee-kee-kee。兩性都沒有像其它隼那樣深色的爪;該物種的爪呈現一種奇特的白色角質顏色。然而,這只有在鳥類非常近距離觀察時才會顯得明顯,例如在飼養時。
分類
[編輯]儘管外表相似,但這種物種似乎與紅隼並不密切相關。事實上,線粒體DNA的細胞色素b 序列分析顯示它在與其他「真正的」紅隼(即不包括美國隼,可能還有灰色的非洲紅隼)相比時處於基部位置。[6] 其分歧時間被暫定為大約在中新世與上新世邊界(墨西拿期到贊克爾期,約7-3.5百萬年前)。這種與紅隼的形態學相似性最令人困惑,但似乎仍然揭示了該物種的實際關係:缺乏鬚狀紋似乎是紅隼的祖徵,而灰色的翅膀顏色將黃爪隼與大多數其他隼屬(Falco)物種聯繫在一起,而不是其他真正的紅隼。
生態
[編輯]正如名字(英名:小紅隼Lesser kestrel)所示,黃爪隼比紅隼更小且更纖細,且在其繁殖範圍內完全同域分佈;牠們的競爭範圍有限。因此,類似的顏色是否具有某種適應性優勢值得研究。考慮到如果某些潛在的掠食者將其與較大的物種混淆並因此避免它,黃爪隼可能具有一定的優勢,這可能是繆氏擬態的案例。
黃爪隼以昆蟲為食,但也捕食小鳥、爬行動物和齧齒動物(尤其是老鼠),[7] 這些通常是在地面上捕獲的。牠們集體在建築物、懸崖或樹洞中築巢,每窩產下3-6顆蛋。沒有建造巢結構,這是隼的典型特徵。在西非的冬季棲地,黃爪隼偏好塞內加爾一帶的「緯度帶」[8],那裏蝗蟲和蚱蜢豐富。由鳥類保護聯盟於2007年1月對越冬中的黃爪隼進行的調查發現它們集體棲息。在一次調查中發現塞內加爾的一個棲地內有28,600隻黃爪隼,以及16,000隻叉尾鳶Chelictinia riocourii。[9]
在全球範圍內,它分佈廣泛且數量眾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其列為「無危」物種。[1] 除了可能的棲地破壞外,無差別使用殺蟲劑似乎對該物種有強烈影響,因其主要以昆蟲為食。[10]
保護
[編輯]-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等級:二級
Gallery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Falco naumann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1: e.T22696357A205768513 [12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21-3.RLTS.T22696357A205768513.en .
- ^ 2.0 2.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黄爪隼.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MOURAD AMARI, HICHEM AZAFZAF. Tunisia in Important Bird Areas in Africa and Associated Islands: Priority Sites for Conservation, Fishpool, L. D. C. and Evans, M. I., eds (PDF). Cambridge: Pisces Publications,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01: 961 [2024-08-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1-29) (英語).
- ^ 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United Kingdo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3804. ISBN 978-0199206872.
- ^ Jobling, James A. The Helm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rd Names.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2010: 266. ISBN 978-1-4081-2501-4.
- ^ Groombridge, Jim J.; Jones, Carl; Bayes, Michelle K.; van Zyl, Anthony J.; Carrillo, José; Nichols, Richard A.; Bruford, Michael W. A molecular phylogeny of African kestrels with reference to divergence across the Indian Ocean.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2, 25 (2): 267–277. PMID 12414309. doi:10.1016/S1055-7903(02)00254-3.
- ^ McDonnell, K. "Falco naumanni" (On-line). animaldiversity.org. 2000 [1 Dec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7).
- ^ Graham, Rex. Tracking by satellite solves bird migration riddles. 17 September 2013 [2024-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2).
- ^ BirdLife: Surveys Reveal Raptor 'Super-Roost'. 26 April 2007 [2024-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5).
- ^ Species factsheet: Falco naumanni.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 [14 April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8).
外部連結
[編輯]- Species text in The Atlas of Southern African Bird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Lesser Kestrel breeding in a village in the south of Fran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Ageing and sexing (PDF; 3.5 MB) by Javier Blasco-Zumeta & Gerd-Michael Heinz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這是一篇與隼形目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