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董景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董景安(Tong Tsing-en,1875年—1944年)名翰谱,一名正鹄,字景安,号新三,曾用名鑫山以字行浙江鄞县人。清朝末年秀才沪江大学第一位中国籍教授,中国近代扫盲事业的先驱者。[1][2]

生平

[编辑]

早年生涯

[编辑]

董景安生于浙江鄞县的一个书香门第,8岁时,在父母的要求下,董景安入美北浸礼会牧师高雪山(Josiah Ripley Goddard,1840年-1913年)在宁波创办的小学学习,因受高雪山妻子的喜爱,进而随其学英语。14岁时,董景安皈依基督教。18岁时,董景安毕业并留校,当教员五年。此后,转入浙江瑞安养正学校(Yimen Yangzheng)任教。[2]

1901年,魏馥兰(Francis Johnstone White ,1870年-1959年)来到宁波,创办了浸会中学(后为四明中学),董景安被任命为该校副校长,从1901年任至1904年,同时还任英语教师。董景安利用业余时间调查了当地的经济、历史状况,结识了许多当地学者。董景安还参加了科举考试,中秀才,成为当时浸会华人信徒中少有的有功名者。1904年至1906年,魏馥兰被派到绍兴神学院,董景安应邀随同前往。1906年,董景安随魏馥兰到上海,在上海直到1919年离开。[2]

沪江生涯

[编辑]

1906年,董景安随美国人魏馥兰到上海,和万应远等人共同创办上海浸会神学院(沪江大学的前身之一)。1906年夏,上海浸会神学院董事会决定聘董景安任神学院讲师。神学院起先位于今四川北路,教师仅有万应远、魏馥兰两个传教士及董景安、潘子放两位华人教师,董景安主要教授为时三年的汉语课程。[1][2]

1910年1月,学校董事会会议建议修改章程,以使华人可被选为教授,从而使学校更加适应在华办学。该建议获得了美国本部的批准,董景安遂于1911年初当选为该校首位华人教授。同年,董景安、诚静怡张廷荣等五名中方代表出席了在爱丁堡举行的世界宣教会议。董景安应邀作大会发言,呼吁深入了解孔子学说。因为他五位中方代表中唯一穿中国传统服装者,故在会场十分引人注目,他甚至被爱丁堡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受浸信会指派,在归国途中,董景安先后到德国比利时法国俄罗斯美国参观教育及宗教体系。 1918年,中国东南五省教育协会在上海开会,董景安被推为协会副主席。[1][2]

1911年,上海浸会神学院与浸会大学堂合并,成立上海浸会大学,魏馥兰任校长,董景安仍在该校教国文。1914年,浸会大学中文校名定为“沪江大学”。沪江大学校长原来仅有一名司库为助手,1915年起增设一名华人副校长,董景安成为首位华人副校长,任至1919年离校赴大同编译社就职。在1916年至1917年魏馥兰回美国期间,董景安还曾代理校长。[1][2]

1919年,董景安以自己“学历和沪江大学已经达到的水平不相适应”为由,谢绝了魏馥兰的挽留,辞职离开沪江大学。沪江大学全体学生闻讯,在教堂竖立了一块匾额,表达对董景安的敬意。在董景安离开后的1922年,沪江大学国文科被裁撤。[1][2]

离开沪江大学后,董景安创办了大同编译社。但是直到1935年,他仍是沪江大学董事会成员之一。[1][2]

扫盲教育

[编辑]

中华民国初年,有识之士掀起了一场“除文盲、作新民”的扫盲运动。董景安成为这场运动的关键人物,被视为中华民国初年“最初尝试”扫盲教育者。他所编的《六百字编通俗教育识字课本》被赞为中华民国初年扫盲教材中“唯一引人注目的例外”。[1][2]

董景安任教于沪江大学期间,便曾编辑数十种宗教书籍。自离开沪江大学之后,董景安创办了大同编译社,并曾当选上海图书出版商联盟主席。在沪江大学期间,董景安便关注文盲群体,曾利用学校青年会等机构对失学民众进行系统的扫盲教育。他说:“教育是国之基础。在采用共和政体的国家中,这一点尤其重要。共和国和传教团体已经为孩子们尽量开办各级学堂。但我仍将非常遗憾地指出:很少有人想到为成长中的、早已失去学习机会的底层民众创办学校。”[1][2]

董景安深感文言文晦涩难懂,所以“特用省字新法,选最浅要六百字,编成通俗教育教科书”,此即《六百字编通俗教育识字课本》。董景安还在1912年8月的《教务杂志》上发出公开信,宣布自己计划编纂的教材“均用六百字写成”、“适合底层民众一年学习的课程”共有9册,包括:《六百个初级汉字》、《卫生阅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家》、《道德》、《自然地理学》、《农业和机械》、《改革习俗》、《写信》。他还致信传教士和老师,提出教育民众的建议。[1][2]

至1914年,该套教材完成了8册,“首编系识字课本,继以读本七种,亦仍用此六百字编之,内分卫生、伦理、修身、正俗、爱国、地文、信函各类,每种二十七课,七个月即可卒业”。该套教材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上海美华书局出售,获得各界欢迎。金陵大学青年会称,该教材的教学效果很好。董景安称,到1912年底,已有47所学校使用该套教材,947名学生受教。中华民国江西省教育局局长也表态支持,并订购了大批图书。盐城也订购了1000册图书,因为当地新开了40家学校。学者王治心统计,1916年,全中国有200多所学校使用该套教材。据董景安统计,1912年6月至1916年5月,有遍布中国17个省、最远到菲律宾的300多所学校使用该套教材。晏阳初在通读该套教材后称:“董景安的《六百字编》已塑造了学习中文的佳径。”[1][2]

1912年底,在出版发行《六百字编》同时,董景安在致《教务杂志》编辑的信中,谈到了自己设想的一个配套计划,即用700个简单汉字发行一份中国报纸,每10天出版一期,每期8页,订阅费为每年34期50美分。该报纸有10个版块,包括“社论、国事、国际重要新闻、卫生、科学事实、精神帮助、工业、宗教、故事、五花八门”。但该计划因董景安赴舟山定海公学(今舟山中学)首任校长而未付诸实施。[1][2]

定海公学首任校长

[编辑]

刘鸿生刘宝余舟山籍旅沪人士邀请董景安任定海公学首任校长,47岁的董景安同意,并于1921年初夏来到舟山就任。上任后,董景安制订了《定海公学简章》,拟定了校训及课程设置,发布了招生简章。1921年10月,新校舍主体竣工,舟山城内小教场定海公学筹备处、宁波江北岸青年会、镇海同时举行了学生报名入学及分班测验。1922年初,定海公学正式开学。一年之后,该校各方面步入正轨,很快成了浙东最好的私立学校。[1][2]

1927年底,董景安提出辞职,并推荐沪江大学1920届毕业生、原杭州惠兰中学教务部主任方同源接任校长。定海公学学生提出为董景安立碑,并请董景安题词留作纪念。该提议迅速获得全校师生同意,并获董景安接受,董景安书写了行楷体“博爱”二字。1928年1月1日,“博爱”碑在定海公学校园内竖立,碑宽0.66米,高1.6米(不含基座),正面为董景安手书的“博爱”,背面为《校长董景安先生离校纪念》碑文。 [1]董景安于1928年正式去职。[2]

晚年

[编辑]

1928年起,董景安专门从事教会工作,长期任中华全国国内布道会总干事,兼任中华浸会社总干事、上海北浸礼会教堂荣誉牧师等职务,任职达15年,直至退休。其间,他曾任宁波同乡会理事、四明公所理事等职务,并参股商务印书馆成为董事,还曾独自钻研并开发了霓虹灯制造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东方霓虹灯制造厂。1943年,董景安因病辞去牧师等职务,次年农历大年初一,董景安在上海病逝。[2]

家庭

[编辑]

1919年,董景安之妻袁佩吴(Yuan Peiwu)病逝。1920年,董景安与邬孝义结婚。1941年,邬孝义病逝。[2]

董景安的14名子女中,有5名具有沪江大学背景:董承琅(1899年-1992年)1918年毕业于沪江大学,董承玙是沪江大学1920届毕业生,董承琨、董燕云、董莲云也曾先在沪江大学学习。[1][2]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