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董景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董景安(Tong Tsing-en,1875年—1944年)名翰譜,一名正鵠,字景安,號新三,曾用名鑫山以字行浙江鄞縣人。清朝末年秀才滬江大學第一位中國籍教授,中國近代掃盲事業的先驅者。[1][2]

生平

[編輯]

早年生涯

[編輯]

董景安生於浙江鄞縣的一個書香門第,8歲時,在父母的要求下,董景安入美北浸禮會牧師高雪山(Josiah Ripley Goddard,1840年-1913年)在寧波創辦的小學學習,因受高雪山妻子的喜愛,進而隨其學英語。14歲時,董景安皈依基督教。18歲時,董景安畢業並留校,當教員五年。此後,轉入浙江瑞安養正學校(Yimen Yangzheng)任教。[2]

1901年,魏馥蘭(Francis Johnstone White ,1870年-1959年)來到寧波,創辦了浸會中學(後為四明中學),董景安被任命為該校副校長,從1901年任至1904年,同時還任英語教師。董景安利用業餘時間調查了當地的經濟、歷史狀況,結識了許多當地學者。董景安還參加了科舉考試,中秀才,成為當時浸會華人信徒中少有的有功名者。1904年至1906年,魏馥蘭被派到紹興神學院,董景安應邀隨同前往。1906年,董景安隨魏馥蘭到上海,在上海直到1919年離開。[2]

滬江生涯

[編輯]

1906年,董景安隨美國人魏馥蘭到上海,和萬應遠等人共同創辦上海浸會神學院(滬江大學的前身之一)。1906年夏,上海浸會神學院董事會決定聘董景安任神學院講師。神學院起先位於今四川北路,教師僅有萬應遠、魏馥蘭兩個傳教士及董景安、潘子放兩位華人教師,董景安主要教授為時三年的漢語課程。[1][2]

1910年1月,學校董事會會議建議修改章程,以使華人可被選為教授,從而使學校更加適應在華辦學。該建議獲得了美國本部的批准,董景安遂於1911年初當選為該校首位華人教授。同年,董景安、誠靜怡張廷榮等五名中方代表出席了在愛丁堡舉行的世界宣教會議。董景安應邀作大會發言,呼籲深入了解孔子學說。因為他五位中方代表中唯一穿中國傳統服裝者,故在會場十分引人注目,他甚至被愛丁堡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受浸信會指派,在歸國途中,董景安先後到德國比利時法國俄羅斯美國參觀教育及宗教體系。 1918年,中國東南五省教育協會在上海開會,董景安被推為協會副主席。[1][2]

1911年,上海浸會神學院與浸會大學堂合併,成立上海浸會大學,魏馥蘭任校長,董景安仍在該校教國文。1914年,浸會大學中文校名定為「滬江大學」。滬江大學校長原來僅有一名司庫為助手,1915年起增設一名華人副校長,董景安成為首位華人副校長,任至1919年離校赴大同編譯社就職。在1916年至1917年魏馥蘭回美國期間,董景安還曾代理校長。[1][2]

1919年,董景安以自己「學歷和滬江大學已經達到的水平不相適應」為由,謝絕了魏馥蘭的挽留,辭職離開滬江大學。滬江大學全體學生聞訊,在教堂豎立了一塊匾額,表達對董景安的敬意。在董景安離開後的1922年,滬江大學國文科被裁撤。[1][2]

離開滬江大學後,董景安創辦了大同編譯社。但是直到1935年,他仍是滬江大學董事會成員之一。[1][2]

掃盲教育

[編輯]

中華民國初年,有識之士掀起了一場「除文盲、作新民」的掃盲運動。董景安成為這場運動的關鍵人物,被視為中華民國初年「最初嘗試」掃盲教育者。他所編的《六百字編通俗教育識字課本》被贊為中華民國初年掃盲教材中「唯一引人注目的例外」。[1][2]

董景安任教於滬江大學期間,便曾編輯數十種宗教書籍。自離開滬江大學之後,董景安創辦了大同編譯社,並曾當選上海圖書出版商聯盟主席。在滬江大學期間,董景安便關注文盲群體,曾利用學校青年會等機構對失學民眾進行系統的掃盲教育。他說:「教育是國之基礎。在採用共和政體的國家中,這一點尤其重要。共和國和傳教團體已經為孩子們儘量開辦各級學堂。但我仍將非常遺憾地指出:很少有人想到為成長中的、早已失去學習機會的底層民眾創辦學校。」[1][2]

董景安深感文言文晦澀難懂,所以「特用省字新法,選最淺要六百字,編成通俗教育教科書」,此即《六百字編通俗教育識字課本》。董景安還在1912年8月的《教務雜誌》上發出公開信,宣布自己計劃編纂的教材「均用六百字寫成」、「適合底層民眾一年學習的課程」共有9冊,包括:《六百個初級漢字》、《衛生閱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國家》、《道德》、《自然地理學》、《農業和機械》、《改革習俗》、《寫信》。他還致信傳教士和老師,提出教育民眾的建議。[1][2]

至1914年,該套教材完成了8冊,「首編系識字課本,繼以讀本七種,亦仍用此六百字編之,內分衛生、倫理、修身、正俗、愛國、地文、信函各類,每種二十七課,七個月即可卒業」。該套教材由商務印書館陸續出版,上海美華書局出售,獲得各界歡迎。金陵大學青年會稱,該教材的教學效果很好。董景安稱,到1912年底,已有47所學校使用該套教材,947名學生受教。中華民國江西省教育局局長也表態支持,並訂購了大批圖書。鹽城也訂購了1000冊圖書,因為當地新開了40家學校。學者王治心統計,1916年,全中國有200多所學校使用該套教材。據董景安統計,1912年6月至1916年5月,有遍布中國17個省、最遠到菲律賓的300多所學校使用該套教材。晏陽初在通讀該套教材後稱:「董景安的《六百字編》已塑造了學習中文的佳徑。」[1][2]

1912年底,在出版發行《六百字編》同時,董景安在致《教務雜誌》編輯的信中,談到了自己設想的一個配套計劃,即用700個簡單漢字發行一份中國報紙,每10天出版一期,每期8頁,訂閱費為每年34期50美分。該報紙有10個版塊,包括「社論、國事、國際重要新聞、衛生、科學事實、精神幫助、工業、宗教、故事、五花八門」。但該計劃因董景安赴舟山定海公學(今舟山中學)首任校長而未付諸實施。[1][2]

定海公學首任校長

[編輯]

劉鴻生劉寶余舟山籍旅滬人士邀請董景安任定海公學首任校長,47歲的董景安同意,並於1921年初夏來到舟山就任。上任後,董景安制訂了《定海公學簡章》,擬定了校訓及課程設置,發布了招生簡章。1921年10月,新校舍主體竣工,舟山城內小教場定海公學籌備處、寧波江北岸青年會、鎮海同時舉行了學生報名入學及分班測驗。1922年初,定海公學正式開學。一年之後,該校各方面步入正軌,很快成了浙東最好的私立學校。[1][2]

1927年底,董景安提出辭職,並推薦滬江大學1920屆畢業生、原杭州惠蘭中學教務部主任方同源接任校長。定海公學學生提出為董景安立碑,並請董景安題詞留作紀念。該提議迅速獲得全校師生同意,並獲董景安接受,董景安書寫了行楷體「博愛」二字。1928年1月1日,「博愛」碑在定海公學校園內豎立,碑寬0.66米,高1.6米(不含基座),正面為董景安手書的「博愛」,背面為《校長董景安先生離校紀念》碑文。 [1]董景安於1928年正式去職。[2]

晚年

[編輯]

1928年起,董景安專門從事教會工作,長期任中華全國國內布道會總幹事,兼任中華浸會社總幹事、上海北浸禮會教堂榮譽牧師等職務,任職達15年,直至退休。其間,他曾任寧波同鄉會理事、四明公所理事等職務,並參股商務印書館成為董事,還曾獨自鑽研並開發了霓虹燈製造技術,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東方霓虹燈製造廠。1943年,董景安因病辭去牧師等職務,次年農曆大年初一,董景安在上海病逝。[2]

家庭

[編輯]

1919年,董景安之妻袁佩吳(Yuan Peiwu)病逝。1920年,董景安與鄔孝義結婚。1941年,鄔孝義病逝。[2]

董景安的14名子女中,有5名具有滬江大學背景:董承琅(1899年-1992年)1918年畢業於滬江大學,董承璵是滬江大學1920屆畢業生,董承琨、董燕雲、董蓮雲也曾先在滬江大學學習。[1][2]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