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热带气旋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已撤销的典范条目热带气旋曾属典范条目,但已撤销资格。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撤销资格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而重新符合标准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优良条目落选热带气旋曾获提名优良条目评选,惟因其尚未符合标准而落选。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选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之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07年1月24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2007年2月12日典范条目评选入选
2007年3月13日典范条目重审维持
2015年2月27日典范条目重审撤销
2015年7月15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当前状态:已撤销的典范条目;其后评选优良条目亦落选
基础条目 热带气旋属于维基百科自然科学主题的基础条目。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物理学专题 (获评乙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物理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物理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灾害管理专题 (获评乙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灾害管理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灾害管理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热带气旋专题 (获评乙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热带气旋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热带气旋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气象专题 (获评乙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气象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气象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气象所说的是都是地理地方,与政权没有关系。气象是没有国界,没有政权。热带气旋不会管你是大明、大清、大顺、中华民国、中华帝国、大日本帝国、中华共和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要太敏感,把政治拉进来。条目中特别说“台湾”是因为台湾在台风影响范围中有特别意义。看看条目中有说夏威夷、加利福尼亚;难道指该两地不是美国部分? 文中又有“太平洋上岛国”,难道指太平洋上有个叫岛国? Peterpan 04:24 2006年5月16日 (UTC)

我认为169.231.1.116的修改是有道理的,条目中也没有把美国和夏威夷并列,而中国和台湾并列确实违反了政治中立原则。参见其他条目,当相关事物叙述时,都是中国大陆台湾的。尽管该条目无政治,但为了确保中立,我赞同169.231.1.116的修改。--涓生 08:31 2006年5月16日 (UTC)

有些管理员就是这样野蛮,总之他们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是不是是实,都要删去。我都知道的的修改是对的,但是当我遇到那些野蛮的人,我不知道怎么办 - 169.231.1.116 03:06 2006年5月21日 (UTC)


中国大陆台湾这种描述是合理的,不明白为何要封--Hello World! 05:10 2006年5月17日 (UTC)

又,最初回退是因为把中国改成了“大陆” ,变成了中国中心,不如不改。另外若果写成“中国大陆”的话,应否加入“海南”?虽然平常说的中国大陆在政治意义上是包括了海南,但从地理上来说海南不是大陆的说分。Peterpan 06:09 2006年5月17日 (UTC)

大陆是简称,他给的重定向是指向了中国大陆。海南属于中国大陆的说法已经是公认,不会造成混淆。所以依然建议要改为中国大陆台湾,符合中立原则。实在是认为会造成误解的话,在中国大陆后加上海南岛即可,完全避免政治争议。--涓生 11:05 2006年5月17日 (UTC)

优良条目评选

[编辑]
  • 热带气旋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自然科学-大气物理学及气象学--Quarty 11:38 2007年1月19日 (UTC)
    • (+)支持 这是一个已存在很久的老条目,不过一直以来质量不太好。经过Quarty的一番努力,令人耳目一新。Peterpan 15:50 2007年1月19日 (UTC)
    • (!)意见,在我支持之前,请先协助调整架构,现在这样看起来仍紊乱,因为我实在改不过来,所以需要有人帮忙,建议段落如盛行地区-结构-形成、运动和路径(请一并整合热带气旋的力学)-消散-影响(先有影响才需要监测啊)-监测和预报(观测与预测、预报中心放进来,顺便说命名和编号、热带气旋的级别),可避免索引过于琐碎,整体也会比较有脉络可循。内容和相关题目以后都不错,就是整个排序我有比较大的这个意见,另外,科氏力造成的力学,南北半球顺逆时旋转方向的前因后果很重要却没交代。--Droxiang 19:21 2007年1月19日 (UTC)
      • (:)回应——基本接受意见。但如果把力学、形成和路径放在同一段落,似乎也太长了;另外我不太赞同先讲结构再讲力学。分级(如果不先讲分级,那以下热带气旋的前缀会让人一头雾水)-力学—结构—形成—运动和路径—消散—盛行地区(含预报中心,但移至主要源地和罕见源地之间)—命名和编号—影响—监测和预测。这样改我想会好点。科氏力的问题我尝试改进。--Quarty 03:45 2007年1月20日 (UTC)
        • 是不是把“形成”整合在“力学”,然后整个段落叫做“成因”?然后我将“惯用称呼”改放第一段,我还是认为应该是“惯称-成因到消散-盛行地区-分级”,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根本没有提到分级问题,反倒是对第一次看相关文章的人,连气旋都搞不清楚,一开始就讲分级很突兀--Droxiang 09:38 2007年1月20日 (UTC)
    • (:)回应——已作出改善。--Quarty 13:10 2007年1月20日 (UTC)
    • (+)支持有潜力成为特色--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2:46 2007年1月20日 (UTC)
    • (+)支持--约翰哈博克 03:35 2007年1月20日 (UTC)
    • (+)支持 --百無一用是書生 () 15:51 2007年1月20日 (UTC)
    • (+)支持我想,如果排版、文献、还有一些小地方做一点点修饰,再增补一些相关内容,是有潜力成为特色条目的呢!--Droxiang 16:07 2007年1月20日 (UTC)
    • (+)支持,好专业好详细的内容。--by--阿佳真的很啰唆! 03:21 2007年1月21日 (UTC)
    • (+)支持--CX717 17:32 2007年1月22日 (UTC)
    • (+)支持--Iflwlou 09:17 2007年1月23日 (UTC)
    • (+)支持,除了少部分排版须改进。 --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6:31 2007年1月24日 (UTC)
    • (+)支持--很详细。Bstlee 17:09 2007年1月24日 (UTC)


特色条目评选

[编辑]

该条目存在已久,但质量一直不算好。后经User:Quarty补充,内容大幅成长。现为优良条目,且在评选过程中被一些同仁可堪特色(该条目获得了十票这一超高票数),故拿来评选。--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4:09 2007年1月31日 (UTC)

支持

[编辑]

反对

[编辑]

意见

[编辑]
  • (!)意见排版要调整,部分表格和图片挤在一起了。(例如#观测与预报一段)其他部分没什么问题。在IE6下浏览已无问题。 --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7:37 2007年1月31日 (UTC)
  • 首先感谢左图右史的提名,但我相信这条目仍有不小的改进的空间,要进特色条目似乎还未够格。至于苍穹之丘提出的排版问题,我恐怕无能为力了,我用的操作系统Linux,试着用FirefoxOperaies4linux三款浏览器都未发现出错,希望各位协助纠正。--Quarty 10:46 2007年1月31日 (UTC)
    • Quarty不必自谦了,这篇条目真的很出色。我用IE6浏览,并未发现有任何排版问题。--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3:36 2007年1月31日 (UTC)
  • 一些=左图兄+在下两人?呵呵,不过我仍然觉得有值得改善之处,目前的段落排序又开始错乱,还有些当时优良条目评选的意见也没有处理完成,我想就不多言了--Droxiang 14:58 2007年1月31日 (UTC)
  • 希望能把英文维基中的#Long term trends in cyclone activity翻译过来。 --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1:01 2007年2月1日 (UTC)
    • (:)回应那段都是讲大西洋的,有地域中心之嫌,我只翻了一段#全球暖化与热带气旋。--Quarty 10:54 2007年2月1日 (UTC)

错误太多提议撤销

[编辑]

全文包括所有图片都翻译自英文版,没有添加英文版没有的新内容,新图片;而英文版尚有许多争议,并非特色条目,我看不出翻译一下如何就变成特色 ?何况翻译Kerry Emanuel为凯利·以马内利完全不合标准,将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误译为“地球流体力学实验室”,更糟糕的是原则性的错误。什么“地球是球体,因此纬度越高,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对 会较小”荒谬绝伦。而"This means that air is drawn in from an area much larger than the cyclone such that the tiny rotational speed (originally imparted by the Coriolis acceleration) is magnified greatly as the air is drawn into the low pressure center" 被翻译成"空气从一远远大于气旋范围的区域抽入,所以大大地增加了气旋来自科氏力的旋转速度", "low pressure center"被遗漏了,“tiny rotational speed”的tiny被遗漏了 ! 错误累累,何能成为典范?建议从特色条目中撤消。--三十年河东 13:49 2007年3月9日 (UTC).

2支持,3反对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42 2007年3月22日 (UTC)

全 文包括所有图片都翻译自英文版,没有添加英文版没有的新内容,新图片;而英文版尚有许多争议,并非特色条目,我看不出翻译一下如何就变成特色 ?何况翻译Kerry Emanuel为凯利·以马内利完全不合标准,将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误译为“地球流体力学实验室”,更糟糕的是原则性的错误。什么“地球是球体,因此纬度越高,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对 会较小” 荒谬绝伦。而"This means that air is drawn in from an area much larger than the cyclone such that the tiny rotational speed (originally imparted by the Coriolis acceleration) is magnified greatly as the air is drawn into the low pressure center" 被翻译成"空气从一远远大于气旋范围的区域抽入,所以大大地增加了气旋来自科氏力的旋转速度", "low pressure center"被遗漏了,“tiny rotational speed”的tiny被遗漏了 ! 错误累累,何能成为典范?建议从特色条目中撤消。--三十年河东 17:44 2007年3月8日 (UTC)。

  • (:)回应—— 将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译为“地球流体力学实验室”并没有问题。比如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是“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merical Modeling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在气象界,一般都是说“地球流体力学”,很少听人说“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一般都是外专业的人才会如此直译。 “rotational speed”应该是“角速度”吧。上面那句英文应该翻成“这意味着,空气被从远大于这个气旋的范围吸入到气旋中,从而导致(气旋本身的)起源于科氏加速的 微小角速度因为(外部)空气被吸入其低压中心而被大大的放大”吧。--塔下人 23:19 2007年3月12日 (UTC)
    • 在Google上搜了搜,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大陆多译作地球流体力学实验室没错,但新华网上却写“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1];台湾政府网站用的则是“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实验室”[2]。--Quarty 11:03 2007年3月13日 (UTC)

支持

[编辑]
  • 如果在评选期间,许多错误仍然没有改正,则(+)支持撤销--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03 2007年3月9日 (UTC)
  • (+)支持——这是翻译条目,没有添加英文版没有的新内容。但你说什么地方如何荒谬绝伦,请明确指出。--Quarty 04:29 2007年3月9日 (UTC)
    • (!)意见——不教大学物理多年了,不想再教--三十年河东 11:46 2007年3月9日 (UTC).
      • (:)回应凭你这句话,我收回支持票。--Quarty 12:47 2007年3月9日 (UTC)
    • (!)意见——补充了一些科氏力内容,并已经修正提议者指出的错误(虽然其中的两个遗漏掉的翻译,其中文的句子本身并没有错误)。LivingRoom 06:38 2007年3月9日 (UTC)
  • (:)回应——我把“Emanuel”误译为以马内利,是因为与“Emmanuel”混淆了,如果要这么符合规范,译为“艾曼努埃尔”如何?另外书生说的“在评选期间,许多错误仍然没有改正”是指Droxiang提出的章节顺序的问题吧?在评选优良条目的时候我已经改过了,可是似乎他仍不满意,但却不指出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那我实在无能为力了。--Quarty 10:37 2007年3月9日 (UTC)
    • (!)意见——译为艾曼努埃尔,不对.到图书馆查查ISBN 7100034612 吧--三十年河东 11:46 2007年3月9日 (UTC).
      • (!)意见——为什么不直接说明怎样翻译才是对的?LivingRoom 12:31 2007年3月9日 (UTC)
      • (:)回应——倒!自己说别人译得不对竟然列出书目要人查书,自己去改一下不就行了吗?--Quarty 12:32 2007年3月9日 (UTC)
  • 我实在怀疑到底三十年河东究竟有没有诚意一同改进条目,一方面激烈地批评条目内容如何荒谬,一方面以一高高在上的姿态指示别人修改错处,这算什么意思?我在此强烈抗议三十年河东上述的行为。--Quarty 12:44 2007年3月9日 (UTC)
    • 不妨问问你的老师去--三十年河东 13:43 2007年3月9日 (UTC)
      • 你仍然打算以这样的态度讨论吗?--Quarty 14:28 2007年3月9日 (UTC)
  • (+)支持——(1)本条目的翻译质量有待提高,文中有不少名词和句子有较大翻译错误。(2)编写者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取舍和组织英文原文,但可能对科学概念的把握不够好,二次加工的效果不好。
简单列举一些具体错误:
(1) 条目的第一部分一般是概述,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该条目的概述部分写的不太好。英文原文的概述部分更清晰周到些。英语原文第一、二段解释名词,三段讲区分, 四段讲分类,五段讲效果,六段简介热带气旋的生命过程。再看中文,第一句话(热带气旋是一种风暴系统,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海面上形成)就不太清楚。第二句 就从科学上讲的不妥,释放潜热不是热带气旋的最大特点。其后每段都不能较完整或准确地反映一段意思。没时间看全文的朋友可以就只比较两个文种的条目的概论 部分。
    • (:)回应——释放潜热不是热带气旋的最大特点,但热带气旋的能量来自释 放的潜热应该就是其最大的特点了,英文版有一句“Tropical cyclones are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cyclonic windstorms such as nor'easters, European windstorms, and polar lows by the heat mechanism that fuels them, which makes them "warm core" storm systems.”。--Quarty 16:51 2007年3月12日 (UTC)
      • (:)回应——很多天气现象或系统的能量来源都是潜热释放,比如夏天常见的雷暴。热带气旋的发源地并没有遍布所有热带海域,可见能量不是最根本的原因,特定的条件形成特定的系统来利用这个能量才是本质。你上面引用的话里,"warm core"(参考这里)正说明了热带气旋与众不同的热力结构,使得对流的深(高)度特别大,维持的特别长,能量能不断的补充进入系统。正像本条目的“生成的动力”里的一段话所说的,“深层对流作为一种驱动力是热带气旋与其他气旋系统的主要分别,例如中纬度气旋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大气中的水平温度梯度。如果热带气旋要维持强度,就必须留在温暖的海面上,使正反馈机制得以持续。 因此,当热带气旋移入内陆,强度便会迅速减弱。”所以说你所写的热带气旋的最大特点即使不能说是错的,至少也是不够科学上的准确的。本条目中诸如此类的不 准确还有不少。本条目即使做不到英文原文那样的专家进行的同行评议,至少有人能把握一下翻译的准确度。我可以给与一定的帮助,但因为打字慢、时间少,可能 帮助很有限。我个人建议本条目还是先按照英文原文的结构和具体行文忠实照翻。--塔下人 22:52 2007年3月12日 (UTC)
        • 这的确是我理解错了。--Quarty 03:21 2007年3月13日 (UTC)
(2) 在“生成的条件”里,第二个原因里,“这个温度的海水才能维持对流及雷暴”(Waters of this temperature cause the overlying atmosphere to be unstable enough to sustain convection and thunderstorms.)翻译的不对,应该是“这个温度的海水造成上层空气足够的不稳定,因而能维持对流和雷暴”。诸如此类不大不小的翻译模糊和错 误还有不少,我打字太慢,这里就先不多举了。
建议,如果不能很好的整体把握这个话题,还是照搬英文的好。另外,翻译的准确性还要加强。
最后,对“三十年河东”的态度表示反对,这不是一个wiki人应有的礼仪,更不是一个“维基助理主编”应有的编辑态度!塔下人 12:11 2007年3月12日 (UTC)

反对

[编辑]
  • (-)反对——目前的错误已经修正,而且我无法认同所谓音译错误的说法。LivingRoom 13:50 2007年3月9日 (UTC)
      • (!)意见——连自己错在那里都不知道,水平太差,不怕笑话?---三十年河东 14:54 2007年3月9日 (UTC).
      • (!)意见——5.1: A hurricane can weaken if an outer eye wall forms (typically around 50-100 miles from the center of the storm), choking off the convection within the inner eye wall. Such weakening is generally temporary unless it meets other conditions above.[citation needed] Additionally, a cyclone can merge with another area of low pressure, becoming a larger area of low pressure. This can strengthen the resultant system, although it may no longer be a tropical cyclone.[citation needed] 译文在那里--三十年河东 14:54 2007年3月9日 (UTC).
        • (:)回应——到目前为止这里最大的笑话是你吧?你贴这段东东在干吗?--Quarty 15:06 2007年3月9日 (UTC)
      • (!)意见——英文版有七处来源请求,翻译过来时来源请求为何不见了?蒙混过关--三十年河东 15:08 2007年3月9日 (UTC)
      • (:)回应——我根本没有翻译英文版的这段。--Quarty 15:12 2007年3月9日 (UTC)
      • (!)意见——因为原文来源不清,所以不翻译,投机取巧,蒙混过关--三十年河东 15:20 2007年3月9日 (UTC).
        • (:)回应——你真搞笑啊,谁说翻译就一定要把原文一字不漏的照搬过来?英文版这段大有问题,那节明明是消散的原因,却在说双重眼壁,偏离主题。--Quarty 15:35 2007年3月9日 (UTC)
          • "英文版这段大有问题" 为什么不在en:Talk:Tropical cyclone提出 ?英文版的作者们迟迟不把文章提交特色评选,就是因为他们很老实,逐项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你明知英文版还大有问题,翻译得又不好,怎么好意思跑在英文版作者前头力争特色 ?---三十年河东 16:10 2007年3月9日 (UTC)。
            • 你的逻辑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我作为中文维基的编辑者翻译外语条目自然有权筛选合适的内容,而忽略错误或次要的,但你竟然要我到英文维基提出en:Tropical cyclone的问题,这是想转移视线?还有,要批评人麻烦先了解调查一下,这篇根本不是我提名到特色条目候选的,自然也没有“跑在英文版作者前头力争特色”。--Quarty 16:19 2007年3月9日 (UTC)
          • 在英文版参加讨论,如果他们同意你的“大有问题”看法,可以证明你的水平, 我看你还是不敢--三十年河东 18:16 2007年3月9日 (UTC)。
        • 唉,枉你曾经还是管理员。喂喂,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谁说翻译就一定要把原文一字不漏的照搬过来?”一味在这儿吵嚷着评论人家的“水平”是没用的。--Quarty 02:10 2007年3月10日 (UTC)
    • (!)意见--希望有人可以指点什么是“正确音译”,作为往后的参考。LivingRoom 15:27 2007年3月9日 (UTC)
  • (!)意见“正 确音译”有些麻烦。我查了一下Kerry Emanuel中国一般译作克里.伊曼纽尔,台湾译作艾曼纽。该节中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是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wiki中译作"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部"恐不妥。Efm 16:17 2007年3月9日 (UTC)
  • (-)反对,错误已修正。而提删者其他的理据和语气让人感到莫名奇妙。--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5:48 2007年3月10日 (UTC)塔下人的意见使我改变看法。改(=)中立。--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6:16 2007年3月15日 (UTC)
  • (-)反对,理由同上,这个提删有点让人搞不清楚状况。--by--阿佳真的很啰唆! 12:19 2007年3月10日 (UTC)
  • (-)反对,修正不少错误。--陋室茶话献曝工具与关注 13:53 2007年3月13日 (UTC)

意见

[编辑]

内容欠缺一些重要东西

[编辑]

例如双风眼登陆这个内容不完善,有待改善。--什么是爱情???(有事找我?) 2007年4月23日 (一) 08:43 (UTC)[回复]

被破坏了!!!

[编辑]

愤用称呼、结构两段被破坏!!希望尽快更改!!— 2007年4月24日 (二) 15:09 (UTC)[回复]

根据本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被评为低重要度?

[编辑]

和专题同名的条目低重要度……——C933103(留言) 2013年7月13日 (六) 23:06 (UTC)[回复]

特色条目重审

[编辑]

热带气旋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球科学,提名人:7留言2015年2月13日 (五) 01:23 (UTC)[回复]

投票期:2015年2月13日 (五) 01:23 (UTC) 至 2015年2月27日 (五) 01:23 (UTC)
  •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提名人票。内文有不少部分缺乏足够来源,内容上也有所欠缺,存在结构性问题(分节太多太散,有些只有一句话的章节如果不加以扩充,就应该考虑合并)。还有些莫明其妙的句子,比如“这个热带气旋是有纪录以来唯一个个登陆欧洲的大西洋风暴”之类。与之相比,条目起初翻译的英文优良条目(当时还是GA)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两者相比差距实在太大,另外最下面那个表格不知道是谁整的怎么显示成了那样,和参考资料全揉一块儿去了。有心改善的同仁还请注意:参考文献网址裸露、过度翻译,语言标签时有时无,有几个已经失效(用不了Checklinks来标,所以只能手工点开检查)。我个人还特别建议舍弃这种特别喜欢用点列的习惯,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从一定角度上来说一目了然,但实际上这也说明条目编辑的过程中没有花足够的心思去组织语言,将零散的段落整合起来。--7留言2015年2月13日 (五) 01:23 (UTC)[回复]
0支持,1反对,撤销。--183.50.252.21留言2015年2月27日 (五) 14:07 (UTC)[回复]

Major Hurricane 如何翻译?

[编辑]

现在条目内把Major Hurricane译成大型飓风…但“大型”这个字一般意指规模(面积),而日本也有这样用…是不是另选译名较好?——C933103(留言) 2015年7月11日 (六) 17:24 (UTC)[回复]

优良条目评选(第二次)

[编辑]

热带气旋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大气物理学及气象学,提名人:Naughty Jeffrey留言2015年7月8日 (三) 13:28 (UTC)[回复]

投票期:2015年7月8日 (三) 13:28 (UTC) 至 2015年7月15日 (三) 13:28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热带气旋中的9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8:36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热带气旋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7月11日 (二) 13:20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热带气旋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16日 (一) 21:4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