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2021年7月河南水灾
2021年7月河南水灾曾于2021年8月21日通过新条目推荐投票,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栏位。 |
2021年7月河南水灾曾于
|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理清各种降水量数据和纪录
[编辑]我读了半天各个报道,大概弄清楚了一点。
降水量
[编辑]19日14时到20日14时24小时内,郑州的平均降雨是253毫米。[1]
之后发生了郑州的最大小时降水,这点没有任何疑问,它发生在20日16时至17时,该小时的降雨量达到了201.9mm。(有很多报道)
郑州17日20时到20日20时,三天降雨量617.1mm。郑州19日20时到20日20时,单日降雨量(更准确地说是“24小时降雨量”)552.5mm。此时,最大小时降水,和最大24小时降水就已经突破了自1951年郑州气象台建站以来的纪录。[2]
这时,许多媒体也报道:“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mm,相当于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3],这里指的是17日20时到20日20时三天总降雨量617.1mm。
然而后来,20日凌晨2点至21日凌晨2点,24小时郑州降雨量达到了622.7毫米[4]。明显再次突破纪录。这里媒体未将此24小时降雨比较年降雨。
业界看起来似乎不怎么使用0点到0点作为日降雨量。
纪录
[编辑]最大小时降水,和最大24小时降水打破了自1951年郑州气象台建站以来的纪录。这点没有问题。其中最大小时降水是20日16时至17时的201.9mm,没有疑问。[5]而最大24小时降水,看上去好像是上述20日凌晨2点至21日凌晨2点的622.7毫米,但不是完全确定。
郑州20日16时至17时的201.9mm,也打破了大陆2418个国家级气象站的单小时雨量纪录[6],或者说,打破了中国陆地小时降雨量的纪录(之前的纪录是1975年8月5日河南林州1小时降雨量198.5毫米)[7]。(争议,见#是不是中国时雨量纪录)──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Tomchen1989(讨论|贡献)于2021年7月23日 (五) 16:36 (UTC)加入。
嵩山、偃师、新密、伊川、登封等5个国家级气象站突破建站以来日降水量、3日降水量历史极值。[8]
“千年一遇”?
[编辑]此外有媒体引用郑州气象局,称:从气候学角度,通过分布曲线拟合看,暴雨的概率是“超千年一遇”(重现期超过千年)[9]。这个只是理论上的东西(实际是否真的从公元1000年以来都没有过,不一定),所以值不值得写进条目编辑者自己判断。更新:中央气象台回应称:气象台仅有1950年以来的数据,没有可靠、长时效的数据,所以很难去谈是否“千年一遇”的问题。所以“千年一遇”假如真写进条目,那需要提及中央气象台的这个观点。
--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1日 (三) 12:14 (UTC)
- 这是一个翻译问题,百年一遇其实是指一年内发生概率为1%的事件,千年一遇则为0.1%,并不是“重现期超过千年”。见“千年一遇”,不等于1000年才发生一次。--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7月24日 (六) 13:34 (UTC)
- 类似的概念还有降水概率,同样常被人误解。--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7月24日 (六) 13:35 (UTC)
编辑讨论
[编辑]对该编辑的解释:“从17日20时到20日20时,郑州三天的降雨量达617.1毫米[12]。20日凌晨2时至21日凌晨2时,24小时郑州降雨量达622.7毫米[4]。作为对比,郑州正常年份全年的降雨量为640.8毫米。”这句话可以将三天降雨617.1毫米,和24小时降雨622.7毫米,都来和正常全年降雨640.8毫米来进行对比。单单将三天的降雨量和正常年份的进行对比没有意义,而且我上文《理清各种降水量数据和纪录》说的很清楚,媒体将三天的降雨量和正常年份进行对比,那是在“24小时郑州降雨量达622.7毫米”这个数据之前进行的。在这个数据出来后,很显然,622.7毫米比617.1毫米更加接近640.8毫米,所以,622.7毫米与640.8毫米对比更有意义。现在,我提及“617.1毫米”和“622.7毫米”,然后说“作为对比,...640.8毫米”这样两个对比都存在,还是很清楚的。--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1日 (三) 14:05 (UTC)
图表
[编辑]由于已知的技术原因,图表暂时不可用。带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
降雨量(mm) | 3,4 | 4,1 | 2,5 | 1,3 | 8,1 | 11,3 | 20,7 | 6,8 | 6,6 | 10,2 | 11,9 | 18,2 | 7 | 13,6 | 30,6 | 12,3 | 60,6 | 201,9 | 48,3 | 28,7 | 22,5 | 27,7 | 25 | 21,9 | 11,1 | 13,4 | 3 | 15,3 | 17 | 10,3 | 6,1 | 4,2 | 3,3 | 10 | 2,8 | 0 | 0 |
时间(n-1时至n时)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不带*号的为20日;带*号的为21日)
该图表数据也和Commons的这张File:2021-07-20 Zhengzhou China precipitation.jpg一致。
一些结论
[编辑]由该数据得出的一些判断或结论:
- 和“最大小时降水发生在20日16时至17时,为201.9mm”“20日凌晨2点至21日凌晨2点,降雨量达到了622.7毫米”交叉对比不难得出结论:所有这些图表,包括上传到Commons的这张File:2021-07-20 Zhengzhou China precipitation.jpg,横坐标的数字表示的实际上是结束时间,即表示从n-1时开始至n时结束的时间段
- 于是目前版本条目2021年7月河南暴雨的版本66700211对File:2021-07-20 Zhengzhou China precipitation.jpg图片的描述也不正确了,它说是当日“0时-23时”,其实是上一天(19日)23时到当日23时(刚刚改了)(又改了,干脆就用上面这张Graph:Chart的图好了,更清楚)
- 之前以为(但不确定)“20日凌晨2点至21日凌晨2点,24小时郑州降雨量达到了622.7毫米”这个是24小时的纪录。现在清楚了:20日4时-21日4时总共645.6毫米,这个才是真正的24小时纪录。我也找到了报导
--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1日 (三) 17:31 (UTC)
谢谢提醒,不过可以告诉您一个查历史天气的网站[12],输入年月日即可查询。 Hbqxahz(留言) 2021年7月22日 (四) 03:57 (UTC)
这样就可以少看乱七八糟的媒体报道了 Hbqxahz(留言) 2021年7月22日 (四) 03:58 (UTC)
- 好的,数据很丰富的天气网站。--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2日 (四) 20:18 (UTC)
- 如果有媒体提到这些记录,可以把数据列出来,但是在没有人做对比的前提下应避免原创研究以及衍生的原创总结。——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7月24日 (六) 13:18 (UTC)
是不是中国时雨量纪录
[编辑]这个肖文忠; 杨毅; 夏维武. 陕西省“81.6”大石槽暴雨简介. 水文. 1989年, (5).肯定算是可靠来源。根据这个来源,1981年陕西省渭南县大石槽的最大时雨量252毫米。这篇2020年的文章《一小时降雨量之最 中国大陆地区实测一小时降水量之最——大石槽暴雨》也说:“1981年6月20日大石槽发生历史上一场罕见的大暴雨,陕西省大石槽站一小时实测252.8毫米,成为中国大陆实测一小时降水量之最[...]陕西省水文总站、陕西省渭南市气象局的肖文忠、杨毅、夏维武、韩广均、李怀仁 堂汉华等组成大石槽暴雨调查组,在由水利部主管,水利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主办,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水文》杂志发表调查报告:1981年6月20日,陕西省渭南县南部的秦岭北坡浅山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暴雨中心位于渭南县桥南乡以南的大石槽(即北纬34°18′,东经109°38′)。暴雨从20日15时25分开始,到20时基本结束,历时4小时35分钟,大石槽雨量站实测降水量339.9mm。本次暴雨在陕西省17场典型大暴雨中,4小时降水量占第5位,6小时降水量占第2位,1小时降水量占第1位(肖文忠,杨毅,夏维武.陕西省“81·6”大石槽暴雨简介.水文.1989年05期)。”
郑州的201.9毫米超过了75·8时河南泌阳林庄的198.5毫米,但没有超过这个大石槽的纪录。我来想想正文怎么把这么混乱的“纪录”解释清楚,是不是加一个“之一”。气象台的专业程度也够糟的,到底谁是纪录也一团浆糊。--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3日 (五) 16:12 (UTC)
@Hbqxahz:我看到你在Commons上传了File:2021-7-21中央气象台会商.jpg图片(这是你拍的么?就算是你拍的,那也要PPT也是你做的,你才有版权。但现在这图的版权问题先放一边),你是气象台的人吗?你怎么看郑州和大石槽的纪录?--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3日 (五) 16:18 (UTC)
- 事实信息没有版权。E.A.Crowley666✍️ 2021年7月24日 (六) 02:43 (UTC)
- 或许吧。关键是Hbqxahz在Commons上的记录太差了(commons:User talk:Hbqxahz),半年内因侵权(上传非自由图像)被删了近30张图,被封了2次。--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4日 (六) 18:22 (UTC)
- 没有意外的话,图就是气象部门做的,不是他的作品。--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7月25日 (日) 09:52 (UTC)
- Hbqxahz在Commons曾上传气象资料被封,但气象资料是经过处理的,可能有版权。单纯事实信息只要不涉密就没问题。--E.A.Crowley666✍️ 2021年7月27日 (二) 03:16 (UTC)
- 没有意外的话,图就是气象部门做的,不是他的作品。--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7月25日 (日) 09:52 (UTC)
- 或许吧。关键是Hbqxahz在Commons上的记录太差了(commons:User talk:Hbqxahz),半年内因侵权(上传非自由图像)被删了近30张图,被封了2次。--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4日 (六) 18:22 (UTC)
好了,首段、#郑州、#雨量纪录问题都改了。接下来英文条目也要去改下。--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3日 (五) 22:47 (UTC)
- 也改了。--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3日 (五) 23:29 (UTC)
- (!)意见201.9毫米是郑州57083站的雨量,这个“站”是不是几个站的平均雨量?如果是,陕西省大石槽站一个站的纪录无法撼动平均纪录。再说,[13]上有郑州57083站,无大石槽站,两者并非统一规格。E.A.Crowley666✍️ 2021年7月24日 (六) 02:25 (UTC)
- 另据File:2021-7-21中央气象台会商.jpg,有没有下辖区的数据还是个问题。E.A.Crowley666✍️ 2021年7月24日 (六) 02:39 (UTC)
- 虽然我也不是百分之百确定,但看起来是一个站,不是平均,比如说这里,写了“单站数据分析”,另据这个最大时雨量发生的那个小时的全郑州降水图,登封、巩义等很多非市中心的郑州地区雨量10mm都不到,如果把包括登封、巩义都平均的话,几乎不可能达到200mm。大概率是市中心的单站。--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4日 (六) 16:41 (UTC)
- 事实上再仔细看那个最大时雨量发生的那个小时的全郑州降水图,登封的6.8mm旁边画了个圆圈,显然这个数据就是在那里测量到的,而201.9mm也应该类似(虽然图不清楚,看不清201.9的圈圈是不是被文字挡着了),当然其他没有圆圈的地方可能也有很多站,否则也画不出这张图来,但这些数据看上去是圆圈那个点的数据。--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4日 (六) 18:35 (UTC)
- 此外不仅是陕西大石槽站。据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官网及板桥水库官网(其实还能找到更多来源),1975年“75·8”暴雨期间河南下陈站最大一小时雨量达到218.1毫米(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 水文调查. 河南水文信息网. 2014-01-09 [2021-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2).板桥水库. 75·8暴雨洪水. [2021-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3).),这就奇怪了,为什么那些说郑州时雨量破纪录的报道,都说此前的纪录是1975年“75·8”暴雨期间河南林州的198.5毫米,而无视同样在“75·8”暴雨期间下陈的218.1毫米。现在的气象网站上大概大石槽、下陈以及林州都没有,但这点不影响这郑州及三个站破纪录与否的问题。--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4日 (六) 17:34 (UTC)
- 虽然我也不是百分之百确定,但看起来是一个站,不是平均,比如说这里,写了“单站数据分析”,另据这个最大时雨量发生的那个小时的全郑州降水图,登封、巩义等很多非市中心的郑州地区雨量10mm都不到,如果把包括登封、巩义都平均的话,几乎不可能达到200mm。大概率是市中心的单站。--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4日 (六) 16:41 (UTC)
201.9mm是中国大陆纪录的说法,多数媒体文章的句子都几乎是一模一样的[14][15][16][17][18][19],澎湃的句子稍有修改,它的来源是央视新闻,而央视的来源是新华。总之,看起来原始来源是21日,中央气象台召开媒体通气会,中央气象台、河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联合接受媒体记者采访(就是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澄清“千年一遇”的那个会)后,新华社的通稿:“从短时降雨强度看,郑州、开封等多地1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郑州气象观测站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20日16时-17时),突破中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198.5毫米,河南林庄,1975年8月5日)。郑州局地3小时最大降雨量达333毫米。”报道看起来是在说“破国内纪录”是从中央气象台获悉的内容,但没有引号直接引用气象台的话,没看到完整视频,无法确定是陈涛或其他气象台人员的说法,还是记者自己的理解。该说法也已传到了一些外文媒体,香港南华早报英文[20][21]说它破了1975年的纪录,但没说是全国还是全省纪录(虽然有点暗示是全国纪录),当然如果考虑到1975年下陈的218.1毫米,破全省纪录也依然不对。不过还好,大概地搜一下,其他主流英文媒体似乎没提这个“全国纪录”,虽然有不少媒体文章倒是在标题里引号引用了其实在中国争议更大的“Once in a thousand years”(Google搜索),弄得十分标题党。--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4日 (六) 20:22 (UTC)
- (!)意见 直接说结论吧,不是。关于这点,方舟子的推特也有资料,可能是世界气象组织的(英文 而且内容很清楚,google反查很容易吧)。是说国际公认的是1975年的一次,在内蒙古。但是似乎官方不承认...--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1年7月25日 (日) 06:02 (UTC)
- @Tomchen1989、Red16:二位搜索作出结论不容易,但是这些结论都是原创研究和原创总结。请二位注意,
条目不应该包含有对已发表材料的新式分析和总结,如若这些分析与总结产生了原始来源中并未明确的立场
。--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7月25日 (日) 09:52 (UTC)- (:)回应 我记得这里只是讨论板吧?(我不记得我自己动手处理过主条目,还好都有贡献记录在)--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1年7月26日 (一) 12:05 (UTC)
- 维基条目也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只能把主流媒体的句子复制过来而不经思考,不是把来源一股脑儿放上去而不加斟酌,不要太WP:SYN原教旨。英文维基有一篇对WP:SYN的反面意见en:Wikipedia:What SYNTH is not。而现在我们谈到的雨量纪录问题,首先,“千年一遇”和其他一些争议已经说明,“纪录与否”这个气象数据的问题似乎已经泛化为了政治立场的问题,官方可能会有希望把灾难说得很罕见的趋势,这时,新华的来源需要小心处理(WP:可靠来源/常见有争议来源列表),依我看,学术杂志《水文》、河南水文水资源局官网发表于以前的学术性的文章更可靠一些。所以这里有三大支柱中的WP:V和WP:NPOV的问题在里面,不要只看到WP:OR。而且,是否构成WP:OR或WP:SYN,我也很怀疑,“252大于201.9”或者“218.1大于201.9”的判断是可能符合WP:日常计算,而不构成对WP:OR的触犯的。--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6日 (一) 10:17 (UTC)
- 本人既认为不能直接复制新闻,但也认为不应自行推理出新的结论,这两个问题在维基百科其他条目中也广泛存在。具体而言,因为数据比较得出XX的结论有问题那并不是日常计算,因为已经有新的结论出现了。而且暂时没见到其它媒体有这么一个主张。WP:OR是一个专门论述这种情况的方针;而英文维基百科的反面意见en:Wikipedia:What SYNTH is not仅为补充说明,不是英文维基百科的方针,也不是中文维基百科的。--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7月28日 (三) 08:47 (UTC)
- @Tomchen1989、Red16:二位搜索作出结论不容易,但是这些结论都是原创研究和原创总结。请二位注意,
- @Red16:是的,方舟子引用的资料是这个:【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HDSC World Record Point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21-07-26].】它说内蒙古的Shangdi在1975年7月3日在60分钟内达到了401毫米。NOAA的来源其实是这个:【世界气象组织. Guide to Hydrological Practices (5th edition) (PDF). 1994 [2021-07-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1-20).】,而它的来源可能是“29 November 1991, U.S.A. NWS; U.S.A. Bureau of Reclamation; Australian Bureau of Meteorology”。虽然世界气象组织看起来十分权威,但NOAA和Weather Underground都标明了这个数据无法验证。而且Shangdi到底是哪里不是非常清楚,Weather Underground的文章【Christopher C. Burt. What is the Most Rain to Ever Fall in One Minute or One Hour?. Weather Underground. 2013-06-02 [2021-07-26].】注明是商都,不过,NOAA标了个坐标42°16′N 119°08′E / 42.27°N 119.13°E(世界气象组织的PDF里并没有坐标,这或许是来自另一个引用资料“Burt, C. C., 2007. Extreme Weather: A Guide & Record Book. Climate Change Edition. W. W. Norton & Comp., NY.”的数据?我暂时无法验证),这里并不是商都,而靠近赤峰。总之这是一个可以参考、可以在条目注释里写出的纪录,但未必比大石槽和下陈的纪录更加可靠。--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6日 (一) 13:10 (UTC)
- (&)建议目前以打破国家级气象站的纪录为主,如有郑州下辖区的数据就再议。我看,郑州下辖区完全可能突破218.1mm这个数据。
- 还有一点,根据我目前收集到的信息,京广路隧道是17:40开始水位激增的,与郑州市16:00~17:00降水量极值的数据似有出入。可能是下辖区的关系,也可能是上游洪峰来了。--E.A.Crowley666✍️ 2021年7月27日 (二) 03:08 (UTC)
- @Red16:是的,方舟子引用的资料是这个:【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HDSC World Record Point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21-07-26].】它说内蒙古的Shangdi在1975年7月3日在60分钟内达到了401毫米。NOAA的来源其实是这个:【世界气象组织. Guide to Hydrological Practices (5th edition) (PDF). 1994 [2021-07-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1-20).】,而它的来源可能是“29 November 1991, U.S.A. NWS; U.S.A. Bureau of Reclamation; Australian Bureau of Meteorology”。虽然世界气象组织看起来十分权威,但NOAA和Weather Underground都标明了这个数据无法验证。而且Shangdi到底是哪里不是非常清楚,Weather Underground的文章【Christopher C. Burt. What is the Most Rain to Ever Fall in One Minute or One Hour?. Weather Underground. 2013-06-02 [2021-07-26].】注明是商都,不过,NOAA标了个坐标42°16′N 119°08′E / 42.27°N 119.13°E(世界气象组织的PDF里并没有坐标,这或许是来自另一个引用资料“Burt, C. C., 2007. Extreme Weather: A Guide & Record Book. Climate Change Edition. W. W. Norton & Comp., NY.”的数据?我暂时无法验证),这里并不是商都,而靠近赤峰。总之这是一个可以参考、可以在条目注释里写出的纪录,但未必比大石槽和下陈的纪录更加可靠。--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6日 (一) 13:10 (UTC)
命名问题
[编辑]目前还是以河南为主要灾情吧--叶又嘉(留言) 2021年7月22日 (四) 06:47 (UTC)
灾情以郑州为主,以郑州加上时间来命名。--叶又嘉(留言) 2021年7月22日 (四) 07:04 (UTC)
- 不认同。灾情不仅仅发生在郑州一市,条目涵盖全河南的情况,不能以“灾情以郑州为主”为由命名为“郑州水灾”。且,本人并未看见有媒体称“720水灾”,“郑州720水灾”一名恐怕涉及原创研究。
- 至于是暴雨还是水灾,我认为,条目侧重于水灾,暴雨是其成因,因此应该是水灾。附上“中国”二字是与越南的河南省区别,不用“北方水灾”是因为水灾集中在河南,而“中国北方”范围过大,显然不当。-Cheetahze(留言) 2021年7月22日 (四) 07:27 (UTC)
- @Cheetahze:“7月”没必要加。“河南”二字没有消歧义,它重定向到中国的河南省,说明“河南”的首要主题是中国的河南省(“河南省”三个字的首要主题也同样是中国的河南省),这是共识,没什么争议,所以本条目也同样没必要加“中国”。所以“2021年河南水灾”比较合适。--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2日 (四) 20:17 (UTC)
- Cheetahze(留言) 2021年7月23日 (五) 15:06 (UTC)
- 同类条目都很少加月份。除非当年同一地点不同月份确实有较知名的其他同类事件。--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3日 (五) 16:20 (UTC)
- Cheetahze(留言) 2021年7月28日 (三) 12:40 (UTC) 好,我觉得可以移动。-
地名兴许是可以省略。但“7月”呢?- - 同类条目都很少加月份。除非当年同一地点不同月份确实有较知名的其他同类事件。--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3日 (五) 16:20 (UTC)
- Cheetahze(留言) 2021年7月23日 (五) 15:06 (UTC)
- @Cheetahze:“7月”没必要加。“河南”二字没有消歧义,它重定向到中国的河南省,说明“河南”的首要主题是中国的河南省(“河南省”三个字的首要主题也同样是中国的河南省),这是共识,没什么争议,所以本条目也同样没必要加“中国”。所以“2021年河南水灾”比较合适。--Tomchen1989(留言) 2021年7月22日 (四) 20:17 (UTC)
7月一次现在来看务必要加,不然容易与2021年8月27日前后的过程混淆。~~~~~ 列宁格勒郊外的护林员(留言) 2021年10月16日 (六) 01:48 (UTC)
抱歉,打错了,大家能理解意思就行 列宁格勒郊外的护林员(留言) 2021年10月16日 (六) 01:49 (UTC)
京广路隧道
[编辑]隧道完全淹没时间测算
[编辑]据[22],18:00完全淹没,17:51还没完全淹没。据[23],“7月20日下午4点42分,许女士打电话给另一同学劳某某,对方说电动车在中原路、京广路交叉口北段隧道里被冲走了”。合理推断:以隧道口的车为参照,从没过轮胎到没过车顶20分钟是可信的。但积水是16:40就开始了,且隧道是有一定排水能力的。E.A.Crowley666✍️ 2021年7月23日 (五) 12:54 (UTC)
- (!)意见 下一步的重点,我认为应该集中在京广路隧道上(已知似乎澎湃新闻的相关视频新闻报道被删,只能去外网看看了。大意是,事发时1.8公里的隧道内可能有上千辆车,而且每车都有人,到底多少人出来很难说。)
- 时间问题,rfi出报道了,1分钟内灌满(目前看最长时间不超过5分钟被灌满。有积水和被灌满是两个概念)
- 另,考虑到澎湃的问题,尽可能多建存档,估计大量404不可避免。
--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1年7月23日 (五) 12:55 (UTC)
- 凤凰卫视的[24]这个抖音视频很清晰,17:47分到隧道出口处轮胎,17:51到隧道与地面相接处轮胎,4分钟涨了多少要请当地人测算了。澎湃的话口径不统一:[25][26][27],而且没现场视频。我看了另一个视频,侯文超一个人喊了四分钟,结束的时候还没到车窗,视频是侯文超本人拍的。
- 这个事情很怪,雨最大的时候是16:00~17:00,出事是18:00。可能性包括:排水系统撑不住了、上下游时间差、降水量地区差异。水库么是进多少出多少,库容早耗竭了,最大的可能是上游洪峰18:00赶到。--E.A.Crowley666✍️ 2021年7月23日 (五) 15:00 (UTC)
- 澎湃最主要的那条被人删了,懂?去方舟子推特找吧(是,他看了,应该有部分信息。那条的内容很清楚,有现场音被收进去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1年7月24日 (六) 08:20 (UTC)
- 阁下说的方舟子,阁下把链接拿出来。退一万步说,当事人体感的时间不一定准。--E.A.Crowley666✍️ 2021年7月27日 (二) 01:59 (UTC)
- (:)回应 他账号就在那儿,这才几天?即使每天发20条最多也就100+而已,从第一条往下看最多不超过10分钟够了吧?(如果你被他拉黑了就游客进去看吧,又不是隐私推文,不知道号是不可能的事情吧)--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1年7月27日 (二) 03:07 (UTC)
- 方舟子推特又不是可靠来源,我看还没现场的抖音有价值。--E.A.Crowley666✍️ 2021年7月27日 (二) 04:20 (UTC)
- (:)回应 他账号就在那儿,这才几天?即使每天发20条最多也就100+而已,从第一条往下看最多不超过10分钟够了吧?(如果你被他拉黑了就游客进去看吧,又不是隐私推文,不知道号是不可能的事情吧)--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1年7月27日 (二) 03:07 (UTC)
- 阁下说的方舟子,阁下把链接拿出来。退一万步说,当事人体感的时间不一定准。--E.A.Crowley666✍️ 2021年7月27日 (二) 01:59 (UTC)
- 澎湃最主要的那条被人删了,懂?去方舟子推特找吧(是,他看了,应该有部分信息。那条的内容很清楚,有现场音被收进去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1年7月24日 (六) 08:20 (UTC)
- (:)回应 你显然不明白我的意思。1.他那是推认证的蓝V,至少说明是本人在操作(我希望有人跟我说,川普被Block之前那个蓝V号也是不准不算数的...关于ref,我一向是要看具体内容再决定,有些是尽可能不用,但不说绝对不用)。2.他那里几乎每一条都是有截图的 标题 作者 时间 内容 包括哪个媒体(比如nyt那版式太明显)基本都看得出,真要反向查很容易。资讯汪洋里,有大V替你筛过一遍了,能大大缩小搜寻的范围,当然是最好的。(微博类似,不过几位居住在美国的资讯博主也只能用资讯博主这个称呼,还经常被炸号。因为微博的大V是类似孤烟暮蝉这种货色)3.截图有截图的好,比如昨天环时(老胡单位)被人发现一篇刚发的郑州地铁5号线沙口路站献花悼念(头7了)的文章直接404了(可能根本来不及有人存档)。
- 另,何清涟老师一篇有关本次水灾的评论是大纪元独家首发(没办法,要找个能发文的地方现在不容易),还在想能怎么处理。里面引用了几处(新华社),很好的说明了下面那个升一级战备为不实谣言的由来(老实说,除了本地新闻我会看之外,新华社、人民日报 CCTV等等我现在是不看的。类似观察者网昨天说什么了,我基本也知道,不过那是因为有人RT转了,我路过看见了我才知道的)--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1年7月28日 (三) 06:37 (UTC)
- 随便举两个例子,方舟子7月23日说按这种堵车密度和隧道长度,澎湃新闻说五分钟内上千辆车被淹,可信。,今天还说从京广路隧道拖出来的无人认领的车,成百上千辆,想必都是无人驾驶的。,维基百科不是不经筛选的信息收集处,这种不可信来源不值得我查看,不再多罗嗦。--E.A.Crowley666✍️ 2021年7月29日 (四) 11:26 (UTC)
- 他说什么你就全信?(我告诉你,我也不全信,我什么意思上面也说的很清楚了)无人车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在说了(你不否认官方有过很长各种各样的瞒报历史吧?要不要看看75年的事情?)你是你,各人判断不同。就这么放着吧,不知道你同意吗?--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1年7月30日 (五) 09:20 (UTC)
- 随便举两个例子,方舟子7月23日说按这种堵车密度和隧道长度,澎湃新闻说五分钟内上千辆车被淹,可信。,今天还说从京广路隧道拖出来的无人认领的车,成百上千辆,想必都是无人驾驶的。,维基百科不是不经筛选的信息收集处,这种不可信来源不值得我查看,不再多罗嗦。--E.A.Crowley666✍️ 2021年7月29日 (四) 11:26 (UTC)
- 隧道内视频也是有的,[28],请当地人验证是哪条隧道。--E.A.Crowley666✍️ 2021年7月27日 (二) 02:53 (UTC)
条目拆分
[编辑]条目过长,建议将郑州地铁5号线淹水事故和郑州京广路隧道淹水事故拆分成独立条目。--Selums(留言) 2021年7月25日 (日) 09:50 (UTC)
(:)回应 我没意见(且表示支持,只要内容资料来源足够多)但请小心处理那个隧道死了6300人的消息(一开始是推还好处理,现在台湾自由时报和livedoor给跟上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1年7月26日 (一) 12:04 (UTC)
火车被困的新闻
[编辑]本条目中关于火车被困的新闻太多,且内容多有重复,应该进行清理和合并。--Selums(留言) 2021年7月25日 (日) 11:57 (UTC)
不实消息
[编辑]郑州进入特大自然灾难一级战备状态 经核实为不实消息 类似这种新华社口吻的还是尽早撤了好。
不是什么不实消息,而是官方的两条新闻(播报)前后自相矛盾。相隔了不到一小时。只要当时在微博的所有用户应该都看到了(必须看私信,当然我自己不是实时看见的,当天根本不知道有事,早睡了。具体发布时间第一条是半夜1点多),都是新浪发的。--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1年7月26日 (一) 12:17 (UTC)
新浪和搜狐是典型的不可靠来源。7.20当夜新浪新闻转载的是一个名叫“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三流小报,随后新浪新闻的文章又被多个郑州以外的河南省地方媒体进行未加核实的转载。任何中央一级的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或新华社或央视新闻均从未发布过该消息。 列宁格勒郊外的护林员(留言) 2021年10月15日 (五) 17:44 (UTC)
数据统计和来源
[编辑]关于造成人员及财产损失的数据仍在上升,数据来源由党媒官方发布,单一化和缺少监督影响数据的客观性及可靠性,请编辑时标注人员和财产损失的数据来源。 Wikinighter(留言) 2021年8月5日 (四) 20:12 (UTC)
新条目推荐讨论
- 2021年中国大陆哪一场致灾性降雨事件导致郑州地铁5号线遭受淹水事故,地铁的淹水事故造成14人罹难?
- (+)支持,提名票,内容丰富,来源覆盖率高。天蓬大元帅-会客 阅读机器翻译放松一下 2021年8月13日 (五) 14:55 (UTC)
- (+)支持:条目肯定是符合标准的,但这个问题觉得可以问得更宏观一点吧。--寻森~(留言) 2021年8月13日 (五) 15:08 (UTC)
- (!)意见:条目部分内容几乎直接复制贴上:“另外受河南省特大暴雨影响,K292次、K206次、K330次列车于7月19日开始,分别在巩义站、巩义东站避险。巩义站、巩义东站积极与列车长联络,为列车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受暴雨影响,巩义市全市停水。为做好用水保障工作,巩义站联络地方政府使用消防车向滞留列车K206次、K292次进行供水,保障列车正常用水。”
来源:“受河南省特大暴雨影响,K292次、K206次、K330次列车于7月19日开始,分别在巩义站、巩义东站避险。巩义站、巩义东站积极与列车长联系,为列车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受暴雨影响,巩义市全市停水。为做好用水保障工作,巩义站及时联系地方政府,使用消防车向滞留列车K206次、K292次进行供水,保障列车正常用水。”--S叔 2021年8月13日 (五) 15:18 (UTC) - (!)意见:“各方反应”一节重复连结很多。-hiJK910 任歲月再壞 不致心慌 2021年8月13日 (五) 15:20 (UTC)
(-)反对-hiJK910 任歲月再壞 不致心慌 2021年8月16日 (一) 14:43 (UTC)- 已代为修复,同时处理上述复制贴上问题。天蓬大元帅-会客 阅读机器翻译放松一下 2021年8月19日 (四) 14:35 (UTC)
- (+)支持然而 问题不当:该起事件并没有只导致“郑州地铁5号线“7·20”事件”14人临难,如此提问会误导读者以及规避事实上造成“302人罹难、50人失踪”等官方数据。——维基百科最忠诚的反对者(留言) 2021年8月16日 (一) 10:50 (UTC)
- (+)支持:愿罹难者安息--LarryChou0129(留言) 2021年8月17日 (二) 05:28 (UTC)
- (!)意见:真的只有14人罹难吗?Felix.tsai(留言) 2021年8月17日 (二) 08:38 (UTC)
- 问题所讲的是郑州5号线的遇难人数,所以确实有些 问题不当,我看第一遍也看错⋯⋯--Rice King 信箱.学生会 · 留名 2021年8月17日 (二) 13:44 (UTC)
- @飯飯國王:@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已修改。天蓬大元帅-会客 阅读机器翻译放松一下 2021年8月18日 (三) 00:32 (UTC)
- 问题所讲的是郑州5号线的遇难人数,所以确实有些 问题不当,我看第一遍也看错⋯⋯--Rice King 信箱.学生会 · 留名 2021年8月17日 (二) 13:44 (UTC)
- (+)支持。--夏日旗鱼上新!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 2021年8月20日 (五) 09:20 (UTC)
- (!)意见:问题直接写“2021年中国大陆哪一场致灾性降雨事件导致302人遇难,50人失踪?”不就行了吗……--夏日旗鱼上新!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 2021年8月20日 (五) 09:23 (UTC)
- (+)支持。——ASHillocks(留言) 2021年8月20日 (五) 11:22 (UTC)
希望大家可以协助我处一起大幅改善条目质量,我相信我们应当也有能力把这个条目改善至GFA
[编辑]从7月20日至今,我一直在默默看着大家讨论2021年中国河南暴雨相关的讯息。本条目从初时的混乱无序到当今的有板有眼,我发现大家的气象类的知识均较为薄弱(比如时隔数日后仍在讨论新闻所指的郑州的201.9mm/h反应了何处的小时雨强),且对于短时强降水类的可靠来源的寻找方式感到相当迷茫。事实上,根据我的现有认知,媒体对于气象实况类新闻的报道往往十分容易欠缺准确,混淆概念,给出错误的结论。如本条目中我加入的中国青年报的文章的来源中,中国青年报声称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在接受采访时指“只要24小时雨量超过200mm就算是特大暴雨”,而这却是错误的。
本人是长期的气象爱好者,且有很多大佬气象爱好者朋友愿意协助我和为我提供咨询服务。但我刚刚向Unblock-zh申请完IPBE,尚且无法向Wikicomms上传相关重要的图片资料,且实在是还不太会使用维基百科的编辑器,故真心希望大家可以放下自己的疑虑,来多帮帮我完成这个条目。
我十分相信,2021年7月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的这场暴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历史上堪比的极为重要的极端天气事件。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它完善好,没有理由不把它打造成一个优秀的条目。我十分相信,在大家的协助下,今后的几周里我们一定有能力去完善好这个条目,将这个条目打造成极具学术性的中文维基百科的典范之作。
现时我遇到的主要问题: 1.无法上传图片。 2.是否可以引用气象台会商时使用的PPT,如果不能我该如何做以使其中的内容加入条目中而不缺乏可查证性。 列宁格勒郊外的护林员(留言) 2021年10月15日 (五) 18:05 (UTC)
请求再加入二级标题
[编辑]护林员认为,要百科全书式地系统性地讲清楚一个降水过程,务必至少要有“气候背景”和“降水过程”两个独立的部分。 建议把二级标题“天气”改成“降水过程”或类同词汇,在其前加入一个二级标题“气候背景”。 列宁格勒郊外的护林员(留言) 2021年10月16日 (六) 02:3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