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分裂國家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分裂國家列表,列舉現存及歷史上的因國家分裂所造成的殘存國家偏安政權

  非聯合國會員國(地區),被至少一個或以上非聯合國會員國承認
  非聯合國會員國,被至少一個或以上聯合國會員國承認
  聯合國會員國,未被所有聯合國會員國承認
  無爭議領土地區
各國相關
 ·  ·  

現存分裂國家列表

[編輯]

冷戰

[編輯]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朝鮮人民共和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南韓

韓戰 兩韓皆為聯合國會員國,亦是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主權國家。雙方各自宣稱是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代表,並不承認對方的獨立的主權國家的合法地位。2024年1月,朝鮮公開放棄了對韓國的統一目標,將南北關係定為交戰國關係。金正恩稱將刪除憲法原文中一切有關南北統一、民族團結等字眼[1]

內戰

[編輯]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因為國共內戰而分裂,內戰結束後,大陸地區建立了新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華民國實際控制領土縮減到自由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了聯合國會員國,亦是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主權國家。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控制大陸)和中華民國(實際控制台灣)至今雙方各自宣稱是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各自的法定領土均包含對方,中華民國的主張在1949年至1971年受到廣泛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張則在現今受到國際廣泛認知。中華民國的主張仍有13個國家承認。雙方皆不承認對方是主權獨立國家。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是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主權國家。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繼續存在,未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但關於兩者誰是「一個中國」的合法代表,各國對此存在不同看法。
 索馬利亞  索馬利蘭 因為索馬利亞內戰而分裂,內戰第一階段,源於反對索馬利亞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總統高壓政權的叛亂。1991年巴雷總統被推翻後,發生了一場反革命,企圖令他能夠重新領導國家。[2]然而越來越多的暴力事件,令混亂的局面演變成為一場人道主義危機,而全國則陷於無政府狀態。1991年,索馬利蘭共和國宣布獨立,以設法與產生更多激戰的南部地區有所隔絕。索馬利蘭共和國並未獲得國際社會的正式承認。其疆域主要在索馬利亞的西北部地區,介於吉布地共和國和索馬利亞東北邦特蘭地區之間的地區。 目前索馬利蘭維持其獨立地位,未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蘇丹  南蘇丹 第二次蘇丹內戰而分裂,始於1983年,是1955年至1972年之第一次蘇丹內戰的延續。這場戰爭主要地點是蘇丹南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平民死亡人數為最多的一場戰爭[3],大約有190萬名南蘇丹平民死亡,以及超過400萬人被迫離開家園。2005年1月,作戰雙方簽訂《全面和平協定》,內戰結束。雙方協定,南蘇丹在此後6年實行自治,於2011年舉行的獨立公投通過,並於2011年7月9日0時宣告獨立,約有30個國家的元首參加南蘇丹共和國的獨立慶典儀式,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參加了成立儀式,南蘇丹是目前世界上最新成立的國家(以聯合國成員國計)。 目前南蘇丹為聯合國非洲聯盟東非共同體的成員國,是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主權國家。
 摩爾多瓦  德涅斯特河沿岸 因為德涅斯特河沿岸戰爭自摩爾多瓦獨立出去;聶斯特河東岸在歷史上從未屬於過摩爾達維亞公國比薩拉比亞。在1940年,蘇聯佔領摩爾達維亞成立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之後,聶斯特河東岸地區被劃入烏克蘭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不過聶斯特河沿岸地區摩爾多瓦人只佔總人口的不到四成,大多數人是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蘇聯解體之後,聶斯特河沿岸地區的斯拉夫人擔心摩爾多瓦和羅馬尼亞統一,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會消失。加上聶斯特河沿岸地區生活水平比摩爾多瓦其他地區普遍要高,獨立運動隨即開始。1990年9月2日,德涅斯特河沿岸最高蘇維埃宣布自摩爾多瓦獨立,成立直屬於蘇聯內的蘇聯加盟共和國。兩者開始發生衝突。1992年,摩爾多瓦有了自己的軍隊指揮,雙方的武裝衝突升級。摩爾多瓦加入聯合國之後戰爭全面爆發。這場戰爭最後以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獲勝告終。 俄羅斯支持下的德涅斯特河左岸的贏得勝利。德涅斯特河沿岸成為事實上的獨立的共和國,但國際上公認是摩爾多瓦共和國的一部分
 衣索比亞  厄利垂亞 因為埃厄戰爭厄利垂亞獨立戰爭,1961年至1991年期間厄利垂亞為脫離衣索比亞而發起的獨立戰爭。這場戰爭在衣索比亞內戰之前就已爆發,在內戰之中仍然在繼續。衣索比亞內戰結束後不久,厄利垂亞自治政府在聯合國的主持下發起公投,正式脫離衣索比亞獨立建國。厄利垂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是衣索比亞的一部分,後來與衣索比亞同時從義大利殖民統治下解放出來。衣索比亞當局宣稱厄利垂亞是衣索比亞的領土,1950年代初,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組成了一個聯盟,厄利垂亞作為衣索比亞的一個省,獲得聯合國大會的承認。不過,厄利垂亞的獨立運動勢力一直存在著,並用武力鬥爭手段謀求獨立,最著名的就是厄利垂亞人民解放陣線。在1974年軍人奪取衣索比亞政權之後,衣索比亞當局獲得蘇聯的支持。直到1980年代蘇聯採用開放政策並開始經濟改革為止,漸漸斷絕了對衣索比亞的幫助。1991年,厄利垂亞人民解放陣線擊敗衣索比亞軍隊,占領了厄利垂亞全境。衣索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也在厄利垂亞人民解放陣線的幫助下推翻了門格斯圖獨裁政權。1993年4月,在聯合國主持下,厄利垂亞舉行全民公投,幾乎全體一致地支持從衣索比亞獨立。衣索比亞承認了公投的合法性,厄利垂亞獲得獨立。 目前厄利垂亞是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主權國家,是聯合國會員國。2019年兩國簽屬和平協定結束衝突並建立外交關係
 烏克蘭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 因2014年烏克蘭危機頓巴斯戰爭從烏克蘭獨立,被烏克蘭認定為非法組織,僅得到南奧塞提亞阿布哈茲等相同遭遇政權的承認。2022年9月30日俄羅斯吞併烏克蘭四州,俄羅斯對俄占烏克蘭領土上組織了吞併公投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赫爾松加入俄羅斯聯邦。 目前為俄羅斯自治共和國俄羅斯聯邦主體
 烏克蘭  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因2014年烏克蘭危機頓巴斯戰爭從烏克蘭獨立,被烏克蘭認定為非法組織,僅得到南奧塞提亞頓涅茨克等相同遭遇政權的承認。2022年9月30日俄羅斯吞併烏克蘭四州,俄羅斯對俄占烏克蘭領土上組織了吞併公投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赫爾松加入俄羅斯聯邦。 目前為俄羅斯自治共和國俄羅斯聯邦主體
 烏克蘭  克里米亞共和國 塞瓦斯托波爾 克里米亞入俄,半島全體公民投票加入俄羅斯聯邦。 目前為俄羅斯自治共和國俄羅斯聯邦主體
 巴勒斯坦  約旦河西岸

 加薩走廊

加沙戰爭而陷入分裂,約旦河西岸地區法塔赫治理,加薩走廊哈馬斯執政。兩地分治。 目前維持現狀,但哈馬斯亦參加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的選舉。
 伊拉克庫德斯坦 庫德斯坦民主黨

庫德斯坦愛國聯盟

1992年伊拉克庫德斯坦議會選舉後,分別擁有100個席位中的50個的兩個伊拉克庫德斯坦地區主要黨派,庫德斯坦民主黨庫德斯坦愛國聯盟,決定建立聯合政府。[4]但由於伊拉克庫德斯坦內戰的爆發,聯合政府不久就垮台了,內戰一直持續到1998年。內戰導致了兩個對立的庫爾德政府的產生,一個在埃爾比勒,由庫民黨控制,另一個在蘇萊曼尼亞,由庫愛盟控制,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總統。 2002年10月,庫民黨與庫愛盟達成官方和解,[5]2005年1月30日進行2005年伊拉克庫德斯坦議會選舉,2005年6月14日庫民黨領袖馬蘇德·巴爾扎尼由議會任命為新總統。[6]2009年,總統改為選舉產生,在2009年7月25日的2009年伊拉克庫德斯坦總統選舉中,巴爾扎尼得以連任。[7]
 利比亞 民族統一政府

民族穩定政府

第二次利比亞內戰而陷入分裂,原本主導大國民議會的伊斯蘭政黨在2014年6月的大選中失利。 2021年2月,國民代表大會批准成立民族統一政府,作為過渡政府,隨後民族統一政府於3月15日在托布魯克宣誓就職,利比亞實現名義上的統一[12]。然而第二年3月3日,國民代表大會在蘇爾特另立對立的民族穩定政府,利比亞再次分裂[13]。5月,民族穩定政府試圖進軍首都的黎波里,東西部爆發新一輪衝突英語2022 Tripoli clashes達9個月[14]

外國勢力入侵

[編輯]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喬治亞  阿布哈茲 蘇聯解體以後,阿布哈茲人與喬治亞人間的民族衝突進一步加劇。此後更引致內戰爭,喬治亞軍隊的敗北為阿布哈茲帶來實質性的獨立。
1994年停火協定簽下,阿布哈茲的分離問題仍未能解決,境內的衝突依然持續。
2008年8月,阿布哈茲人與喬治亞人再次於南奧塞提亞戰爭對峙,阿布哈茲宣布「獨立」,獲得俄羅斯的官方承認。
國際上不獲承認。
 南奧塞提亞 因1991年第一次南奧塞提亞戰爭以後,原喬治亞南奧塞提亞自治州宣布「獨立」,並得到俄羅斯的支持。
2008年南奧塞提亞戰爭之後維持了其實質的獨立國家的地位。
目前南奧塞提亞和俄羅斯聯邦關係緊密,兩國有正式外交關係。
 烏克蘭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 烏克蘭方面認為是俄羅斯支持並入侵; 已經加入俄羅斯,國際上不獲承認,實際上由 俄羅斯控制。
 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克里米亞共和國
 摩爾多瓦  德涅斯特河沿岸 摩爾多瓦方面認為是俄羅斯支持並入侵; 公民投票決定維持其「獨立」地位。國際上不獲承認。
 賽普勒斯  北賽普勒斯 參見土耳其入侵賽普勒斯賽普勒斯問題詞條。 只得到 土耳其承認,並獲邀參加伊斯蘭合作組織,為其觀察員國。
 印度尼西亞  東帝汶 1975年從 葡萄牙獨立,隨即被印尼侵占;進入東帝汶印度尼西亞占領時期,1999年結束在國際社會的干預下結束占領;
2002年正式獨立,加入聯合國
目前為聯合國會員國,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有領土爭議遭到外國勢力入侵

[編輯]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巴基斯坦  孟加拉 印巴分治,孟加拉人占多數的東巴基斯坦從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獨立,引發孟加拉解放戰爭第二次印巴戰爭,後在印度和蘇聯的支持下,維持其獨立地位。1974年加入聯合國。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有領土爭議的兩個主權國家

[編輯]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摩洛哥

 西屬撒哈拉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西屬撒哈拉,1976年西班牙撤離西撒哈拉之後,旋即被摩洛哥占領大部分國土,波利薩里奧陣線領導宣布成立了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並隨後加入了非洲統一組織。成為非洲聯盟成員國 今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得到46國承認。
 大英帝國  巴勒斯坦

 以色列

參見以巴衝突兩國方案 以色列為聯合國會員國;巴勒斯坦國是聯合國觀察員國
 蘇聯  烏克蘭

 俄羅斯

參見蘇聯解體烏克蘭危機 兩國都為聯合國會員國,也都是蘇聯創始成員國之一。
 朝鮮  北韓

 南韓

參見朝鮮日治時期朝鮮半島南北關係 兩國都為聯合國會員國,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目前朝韓互不承認主權,沒有外交關係。
 蘇丹  南蘇丹 第二次蘇丹內戰南蘇丹獲得獨立,獨立後兩國又因邊境爭議問題發生多次衝突。 兩國都為聯合國會員國,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英屬印度  印度

 巴基斯坦

參見印巴分治第二次印巴戰爭克什米爾戰爭 兩國都為聯合國會員國,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但克什米爾的領土主權有爭議。

國家分裂

[編輯]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塞爾維亞

 蒙特內哥羅

參見2006年黑山獨立公投 黑山獨立。兩國都為聯合國會員國,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塞爾維亞 科索沃 蒙特內哥羅 北馬其頓 斯洛維尼亞 波赫 克羅埃西亞 南斯拉夫解體 除科索沃外,都是聯合國會員國
 摩爾多瓦  德涅斯特河沿岸 蘇聯解體德涅斯特河沿岸戰爭而獨立。 分裂自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

 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解體 和平分離,目前兩國都是聯合國會員國歐洲聯盟成員國。
 蘇丹  南蘇丹 參見南蘇丹獨立公投 兩國都為聯合國會員國,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巴基斯坦  孟加拉 參見印巴分治孟加拉國解放戰爭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愛爾蘭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包括 北愛爾蘭

參見英愛條約愛爾蘭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獨立,後成為共和國。 兩國都為聯合國會員國,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但北愛爾蘭在愛爾蘭獨立後仍歸屬聯合王國

歷史上的分裂國家列表

[編輯]

革命、軍事政變、獨立運動造成的分裂

[編輯]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大清 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 參見武昌起義辛亥革命 現原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俄羅斯臨時政府 蘇維埃俄國 參見俄國十月革命 今領土分屬於俄羅斯聯邦及前蘇聯加盟共和國
 剛果共和國  加丹加國 參見加丹加地區單方獨立 目前為聯合國會員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部分;2009年2月歸屬於坦噶尼喀省上洛馬米省盧阿拉巴省上加丹加省
 大英帝國  羅德西亞 參見羅德西亞單方獨立 目前為聯合國會員國辛巴威;1980年改為現名。
 法國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 參見阿爾及利亞戰爭 目前為聯合國會員國,1962年獲得獨立。
 印度尼西亞 東帝汶 東帝汶民主共和國 參見東帝汶獨立 目前為聯合國會員國,1999年獲得獨立。
 荷屬東印度 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 參見印度尼西亞獨立戰爭 目前為聯合國會員國,獲得普遍承認。
西班牙 墨西哥第一帝國 參見墨西哥獨立戰爭 該帝國是墨西哥新西班牙獨立後建立的政體,其統治期間為1821年至1823年。墨西哥第一帝國的領土大致上繼承了中美洲的新西班牙疆域(包括瓜地馬拉的舊都)。[15][16]在軍隊推翻帝制後,墨西哥成立了墨西哥合眾國,但又於墨西哥第二帝國變回帝制。墨西哥第一帝國結束其統治時,現代墨西哥以南的中美洲借機獨立,建立中美洲聯合省
 西班牙 三寶顏共和國 參見美菲戰爭 短命的革命共和國,1899年 西班牙殖民統治在菲律賓崩潰後建立。目前屬於菲律賓共和國。
西班牙帝國 拉布拉他聯合省 參見西班牙語美洲獨立戰爭阿根廷獨立戰爭 1810年至1818年間發生的阿根廷革命者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戰爭。1810年5月25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市首先爆發了市民起義。1816年7月9日,在聖米格爾-德圖庫曼市舉行國民會議,阿根廷勝利並從西班牙殖民統治中解放,部分奴隸制亦被廢除;宣布了阿根廷獨立。
 中華民國 中華共和國 參見閩變 目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
 馬來西亞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國 參見新加坡獨立 目前為聯合國會員國,1965年正式獨立。
 中華民國  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東突厥斯坦共和國

參見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 1933年11月12日在新疆喀什一帶成立。在馬仲英的進攻下,該國於1934年2月被其總統和加尼牙孜宣布解散。現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烏克蘭 烏克蘭  克里米亞共和國 參見2014年克里米亞歸屬公投 目前為俄羅斯聯邦主體、有主權爭議問題。 詳見烏克蘭危機
西班牙 西班牙王國  加泰隆尼亞 參見2017年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 目前為西班牙自治區、有主權爭議問題。 詳見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

一戰及凡爾賽體系諸約造成的分裂

[編輯]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德意志帝國 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 參見十一月革命 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一部分,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符騰堡人民邦 參見威瑪共和國 為聯合國會員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一部分,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薩爾保護領 參見凡爾賽條約 為聯合國會員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一部分(薩爾州),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但澤自由市 為聯合國會員國波蘭共和國領土,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德屬薩摩亞 二戰後獨立為聯合國會員國西薩摩亞,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今薩摩亞獨立國)。
 德屬新幾內亞 二戰後獨立為聯合國會員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一部分,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德屬東非 二戰後獨立為聯合國會員國,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坦尚尼亞盧安達蒲隆地)。
德屬西南非洲 二戰後獨立為聯合國會員國,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納米比亞)。
多哥蘭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戰敗,國土被英國法國瓜分,二戰後獨立為聯合國會員國,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多哥共和國)。

二戰及冷戰造成的分裂

[編輯]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納粹德國  西德

 東德

參見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兩德統一 目前德國新聯邦州在1990年已經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目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為一獨立的主權國家。是歐洲聯盟聯合國會員國
 鄂圖曼帝國  北葉門

 南葉門

前皆為鄂圖曼帝國的領地,鄂圖曼帝國解體後,分別成為葉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英國殖民地南阿拉伯聯邦,後相繼獨立。 1990年,葉門統一。今屬於葉門共和國
 阮朝  越南民主共和國

 越南共和國

法屬印度支那解體,日內瓦會議決定以一七線劃分南北越南,1975年越南南方共和國阮友壽所領導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取代越南共和國政府,次年南北統一,越南戰爭結束。 今屬於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巴勒斯坦託管地  巴勒斯坦

 以色列

前皆為鄂圖曼帝國的領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鄂圖曼帝國瓦解後,國際聯盟委託英國暫時統治巴勒斯坦。其範圍大致上包括現今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領土 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今屬於巴勒斯坦國以色列

內戰

[編輯]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南斯拉夫  斯洛維尼亞 參見十日戰爭 (斯洛維尼亞) 為聯合國會員國,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克羅埃西亞 參見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
 北馬其頓 參見2001年馬其頓武裝衝突
 波赫 參見波士尼亞戰爭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塞爾維亞 參見北約轟炸南斯拉夫科索沃戰爭
 蒙特內哥羅 參見2006年黑山獨立公投
 塞爾維亞  科索沃 參見科索沃戰爭 獲聯合國98個成員國承認。

已獨立且不可能再度合併的情況

[編輯]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蘇聯  俄羅斯 蘇聯解體 現為聯合國會員國;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同時為獨立國協成員國之一。
 白俄羅斯
 哈薩克
 吉爾吉斯
 塔吉克
 烏茲別克
 亞美尼亞
 摩爾多瓦
 亞塞拜然
 土庫曼 現為聯合國會員國;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同時為獨立國協成員國-聯繫國之一。
 烏克蘭
 愛沙尼亞 現為聯合國會員國;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同時為歐洲聯盟成員國之一。
 拉脫維亞
 立陶宛
 喬治亞 現為聯合國會員國;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不包括阿布哈茲南奧塞提亞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

 斯洛伐克

參見天鵝絨分離 現為聯合國會員國;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同時為歐洲聯盟成員國之一。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英屬印度  印度

 巴基斯坦

參見印巴分治 現為聯合國會員國;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同時為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成員國之一。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奧匈帝國  捷克斯洛伐克 奧匈帝國因民族矛盾問題上升至其主要矛盾,因此裂解為若干民族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為其中之一。 捷克斯洛伐克解體後,屬於 捷克 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 奧匈帝國因民族矛盾問題上升至其主要矛盾,因此裂解為若干民族國家,南斯拉夫王國為其中之一。 南斯拉夫解體後,屬於 塞爾維亞 斯洛維尼亞 蒙特內哥羅 北馬其頓 克羅埃西亞 波赫 科索沃
 奧地利 奧匈帝國因民族矛盾問題上升至其主要矛盾,因此裂解為若干民族國家,奧地利第一共和國為其中之一。 今屬 奧地利
 匈牙利 奧匈帝國因民族矛盾問題上升至其主要矛盾,因此裂解為若干民族國家,匈牙利民主共和國為其中之一。 今屬 匈牙利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納粹德國  西德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所軍事占領,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後,在英國法國美國支持下重建德國,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 1990年,兩德統一後,今屬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東德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所軍事占領,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後,在蘇聯支持下重建德國,即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
 薩爾保護領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所軍事占領,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後,在法國支持下獨立建立薩爾保護領,後被納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
 南斯拉夫 第二次世界大戰被納粹德國所占領,1945年被解放;後建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南斯拉夫解體後,分屬於原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國。
 希臘 第二次世界大戰被納粹德國所占領,1945年被解放;後建立希臘王國 1974年希臘軍政府垮台後,改建希臘共和國,延續至今。
 奧地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所軍事占領,同盟國軍事佔領奧地利後,在奧地利國家條約簽署後,同盟國支持下獨立建立奧地利共和國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中華民國  圖瓦人民共和國 原屬外蒙古唐努烏梁海辛亥革命之後,被俄羅斯帝國兼併;後獨立為社會主義國家,1944年加入蘇聯,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 今屬於俄羅斯聯邦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成立於1931年11月7日,是中國共產黨共產國際的支援下於中國大陸所建立的一個國家,與當時的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分庭抗禮。該政權主張捍衛工農權益,各省市各民族有獨立自決權,其最初的首都在江西瑞金縣。將其所屬控制區域稱為「蘇區」。1936年12月12日發生西安事變國民政府被迫同意與中共展開第二次國共合作,共同參與對日抗戰。1937年7月7日發生盧溝橋事變中國抗日戰爭轉入全面爆發階段。由此,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最後一個政府機關「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於9月6日變更為「中華民國陝甘寧邊區政府」,「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正式中止運作。 政權消亡
 滿洲國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為日本關東軍侵占中國東北後,挾持溥儀在滿洲地區所建立的一個傀儡政權 1945年日本投降,滿洲國隨之垮台。
 蒙古人民共和國 蒙古地方,原屬大清外蒙古辛亥革命之後,1920年代,蘇聯扶植蒙古人民革命黨控制外蒙古,事實脫離中國統治。1921年,君主立憲制的「大蒙古國」成立。1924年5月,蘇聯承認蒙古為中國一部分。同年7月,大蒙古國改國號為「蒙古人民共和國」,蘇聯影響下實行社會主義。1928年,國民政府將外蒙古改為蒙古地方。1946年,中華民國政府承認外蒙古為獨立的蒙古人民共和國。1992年改名「蒙古國」,宣布放棄社會主義,實行多黨制。參見外蒙古獨立 今為蒙古國,1961年加入聯合國開始取得國際確認,中華民國在美國壓力下,以缺席的方式放棄了使用否決權。

歷史上曾分裂的地區

[編輯]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美國  美利堅聯盟國 參見南北戰爭 後統一。今屬於 美國
 密西西比州
 南卡羅來納州
 佛羅里達州
 阿拉巴馬州
 喬治亞州
 路易斯安那州
 德克薩斯州
 維吉尼亞州
美國 維吉尼亞州  西維吉尼亞州 兩州分治。今屬於 美國
 美國  阿肯色州 後統一。今屬於 美國
 北卡羅來納州
 田納西州
 亞利桑那州
 義大利王國  義大利社會共和國 參見第二次世界大戰 後統一。今屬於 義大利
 墨西哥  猶加敦共和國 參見墨西哥歷史 後統一。今屬於 墨西哥

歷史上多次分裂的國家或地區

[編輯]
分裂前原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出的新國家政權或地區 分裂原因 現況
 奧匈帝國  奧地利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參見奧匈帝國的解體奧地利歷史 永久分裂。主體地位一分為三。現皆為聯合國會員國。從奧匈獨立出來。繼承了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正式國號叫做奧地利共和國 匈牙利 斯洛伐克 克羅埃西亞 塞爾維亞 羅馬尼亞 波赫 烏克蘭等都獲得了部分領土。
 英屬印度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

參見印巴分治孟加拉國解放戰爭 永久分裂。一分為三。現皆為聯合國會員國。
 索馬利亞  索馬利蘭

 邦特蘭及其他各索馬利亞聯邦成員國

參見索馬利亞內戰 後部分統一。今大部分屬於索馬利亞聯邦共和國,索馬利蘭維持獨立。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斯洛維尼亞

 克羅埃西亞


 北馬其頓


 波赫


 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

參見南斯拉夫解體南斯拉夫內戰 永久分裂。南斯拉夫各加盟共和國各自獨立成為主權國家。前南斯拉夫各共和國現為聯合國會員國。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塞爾維亞

 蒙特內哥羅


 科索沃

參見南斯拉夫解體2006年黑山獨立公投科索沃宣布獨立事件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在2006年黑山獨立後解體。2008年科索沃自行宣布建國維持獨立地位。
 中華民國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中華共和國


 滿洲國

參見中國共產黨革命根據地閩變九一八事變 西安事變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此制終結運作;1933年閩變後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被國民政府軍事介入解散;1945年抗戰勝利以後,滿洲國覆滅。
 喬治亞  阿布哈茲

 南奧塞提亞


阿扎爾

參見蘇聯解體俄格戰爭 後只有阿扎爾自治共和國取消獨立。今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提亞維持獨立地位。
 烏克蘭  克里米亞共和國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


 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參見烏克蘭危機頓巴斯戰爭 臨時分裂。頓巴斯地區政權長期獨立且自治。烏克蘭現為聯合國會員國。
 新俄羅斯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

 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臨時分裂。頓巴斯地區政權長期獨立且自治。新俄羅斯聯邦現時停止存在。
 亞塞拜然  阿爾察赫共和國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亞塞拜然共和國獨立;得到亞美尼亞的支持。 成為事實上的獨立共和國,但在名義上留在亞塞拜然內。兩國之間展開了和平談判決定有爭議領土歸屬問題。納卡共和國政權於2024年解散,目前已經恢復統一。

曾經分裂而後實現統一的列表

[編輯]
  1. ^ 朝鲜中央通讯 | 新闻 | 敬爱的金正恩同志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次会议上发表纲领性施政演说. kcna.kp. [2024-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7). 
  2. ^ 周世瑀,索馬利亞的內戰與帝國軍事干涉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聯合報,2012/09/24.
  3. ^ Crisis in Sudan. U.S. Committee for Refugees. [2020-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2-10). 
  4. ^ Galbraith, Peter (2006), The End of Iraq: How American Incompetence Created a War without End; Simon and Schuster. ISBN 0-7432-9423-8
  5. ^ 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electoral process in the Kurdistan Region. [2018-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6. ^ Iraqi Kurdistan leader sworn in. 2005-06-14 [2020-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0) (英國英語). 
  7. ^ Opposition set to break Iraqi Kurd stranglehold. [2018-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6). 
  8. ^ Daleh, Mustafa. Dawn of Libya forces impose control on Tripoli. Al-Monitor. 2014-08-25 [2014-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6). 
  9. ^ 9.0 9.1 U.N. hails Libya talks as ‘positive’. Al Arabiya English. 2014-09-29 [2020-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5) (英語). 
  10. ^ Ansar Al-Sharia Claims Control Of Benghazi, Declares Islamic Emirate In Libya. The IB Times. 2014-08-01 [2020-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8). 
  11. ^ Libya: Islamist Violence Rocks Derna, All Africa, 2014-10-01 [2020-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7) 
  12. ^ 利比亚新民族团结政府正式上任. 新華社. 2021-03-17. 
  13. ^ Assad, Abdulkader. Bashagha's government sworn in at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in Tobruk. 利比亞觀察英語The Libya Observer. 2022-03-03 (英語). 
  14. ^ 利比亚国家概况.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3-10-29. 
  15. ^ 墨西哥第一帝國. [2020-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7). 
  16. ^ Mexican Empire I (1821-1832). All Empires. [2020-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7). 
  17. ^ Galasso, pp. 33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