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畢律斯鐘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畢律斯鐘樓
位置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建成時間1966年
公眾參觀開放時間:全時間開放
所有者東海大學
官方名稱畢律斯鐘樓
類型登錄等級:大學校園建築
登錄種類:直轄市定古蹟
評定時間2017年9月26日
詳細登錄資料
畢律斯鐘樓,後方建築為東海大學校牧室

畢律斯鐘樓是位於中華民國臺中市東海大學鐘樓,現為直轄市定古蹟。位於該校地標建築路思義教堂校牧室之間,三者共同構成東海校園中軸線,形塑基督教大學空間的神聖感。僅在每週主日崇拜及每年平安夜鳴鐘,其名稱是為紀念首任會計長兼總務長畢律斯(Elsie Priest)。

歷史

[編輯]
畢律斯鐘樓與銅鐘

畢律斯鐘樓於1966年完工,銅鐘由Clinton H. Meneely Bell Company英語Meneely Bell Foundry於1883年製造[1],1965年6月由美國新罕布夏州基恩的基督教合一教會捐贈,鐘樓主體由共同創辦東海大學的聯合董事會捐贈興建。[1]鐘樓建築高4.08公尺,寬2.04公尺[2],貼有和路思義教堂外牆相同的黃色菱形琉璃瓦[3]。銅鐘上刻字為「LET HIM THAT HEARETH SAY,COME」,中文譯為「凡聽到的人都說:來![1]」(聖經啟示錄22章17節),是「宣告基督的救贖宏恩已臨到,並呼召一切聽了就願意相信的人安心前來領受」之意。[4]

畢律斯鐘樓是以紀念東海大學首位會計長畢律斯女士(Elsie Priest)所命名。畢律斯於1955年由共同創辦東海大學的聯合董事會邀請擔任首任會計長,後再兼任總務長。在創校初期貢獻許多,首任校長曾約農曾稱許她「肩負起將大肚山的黃土變花園的責任」。[5]

畢律斯鐘樓與遠方路思義教堂,曾共同登錄為直轄市定古蹟「路思義教堂及鐘樓」

2017年9月26日,臺中市文化資產處以「路思義教堂及鐘樓」名義將其與路思義教堂共同登錄為臺中市定古蹟,同日也將東海校內的衛理會館原藝術中心登錄為歷史建築[6]因路思義教堂於2019年4月升格為國定古蹟,故臺中文資審議會於同年8月12日,將鐘樓變更為市定古蹟「畢律斯鐘樓」。

鳴鐘

[編輯]
平安夜在畢律斯鐘樓前等待鐘聲第100響的群眾
週日禮拜

週日上午於第一堂主日崇拜8:45(預備鐘響)、9:00(正式鐘響)及第二堂主日崇拜10:45(預備鐘響)、11:00(正式鐘響)鳴鐘。每次鳴鐘39響,為耶穌受難時依羅馬法所受鞭打的次數。[1]

平安夜鐘聲百響

每年12月24日平安夜,鐘樓會於23點58分40秒開始連續敲鐘100下,象徵耶穌尋找羊群中迷失的那一隻羊,而第100響時剛好是12月25日聖誕節0分0秒,該活動每年吸引大量人潮。[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東海大學校園解說員社主編,《東海校園建築步道》,頁115]
  2. ^ 東海大學校園解說員社主編,《東海校園建築步道》,頁113]
  3. ^ 東海大學校園解說員社主編,《東海校園建築步道》,頁114]
  4. ^ 東大新聞網. [2015-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5. ^ 林載爵主編,《東海風──東海大學的歷史》,頁50、53]
  6. ^ 東海路思義教堂鐘樓 成市定古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國時報,2017-10-1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