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情緒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Former good article情緒曾屬優良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典範條目落選情緒曾獲提名典範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列表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新條目推薦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2年10月3日典範條目評選落選
2012年10月11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16年7月14日優良條目重審撤銷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2年9月18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優良條目;其後評選典範條目亦落選
    基礎條目 情緒屬於維基百科日常生活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二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哲學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哲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哲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建議重定向到情緒

    [編輯]

    愛只是感情的其中一種,根據《金山詞霸》對<感情>一詞的解釋是:

    感情
    (gǎnqíng)
    [emotion;feeling;sentiment]∶对于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反应
    

    感情並不能單單指「愛」,「厭惡」、「憎恨」等等與愛相對的情緒也是感情。愛情是感情,友情、親情也是感情,所以,應該重定向至現有的情緒條目,這樣才符合感情一詞的規範定義。——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9日 (三) 07:01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關於01345的原創研究

    [編輯]

    我在編輯情緒頁面時,刪除了一些以前沒有註明來源的文字,後來原作者又恢復了這些文字。

    希望01345把整個條目看完再做修改,刪除那些文字的次要原因是沒有來源,主要原因是這些內容和一些有規模、系統、有同行評審的學術研究相牴觸,問題羅列如下。

    1.「情緒是物質在受限範圍內運動,以體現思維變化的表現形式。」

    • 無法理解。勉強理解之後,我認為你說的是「情緒表達」,是「情緒」的一部分,見條目中「構成」一章。

    2.「情緒是思維通過肉體活動產生的視覺信號、聲音信號、觸覺信號等所有信息的統稱。」

    • 情緒不等於情緒表達。「視覺信號」、「觸覺信號」兩個詞一般指感受器傳入中樞神經的信息,你想說的是「視覺表達」、「行為表達」。「情緒」不是信息,「表達」也不是信息,參見信息

    3.「當思維發生變化的時候,它會控制人體。」

    • 錯。情緒不是思維,其主體是反射、認知。思維發生變化不一定會產生行為,動機才能產生行為,動機是思維的一種。「思維」條目現在慘不忍睹,因此不加連結。

    4.「其中主要是面部肌肉在受限範圍內運動,在皮膚表面形成不同的效果組合。」

    • 情緒產生表情,還是表情產生情緒,學術界還有爭議。見條目中「詹姆斯-蘭格理論」一章。

    5. 「而人類的外形都差不多,所以形成的效果組合區別不會太大,當其同類用視覺系統接收到對方的外形變化後就會把信號傳遞大腦,思維就會做出對方是處於喜怒哀樂等哪種狀態的一個判斷。但是這個信號傳遞與接收的過程並沒有像電腦數據傳輸一樣有統一的編碼解碼標準,於是就會有很多誤會。」

    • 囧。肉眼識別人臉是生物進化的最高層次,標誌著人類是社會協作動物,並有超越其他動物的溝通能力。見人臉識別

    6. 「同時,思維還會控制聲帶通過口腔、鼻腔製造空氣的震動,發送聲音信號,並使用耳朵接收聲音信號。」

    7. 「這些震動效果中被人稱作語言的部分一般都有統一編碼解碼標準的,所以當人類需要準確傳遞信號的時候就會使用語言的傳遞方式。」

    • 理論上正確,但是和「情緒」沒有一點關係。

    8. 「當然,人的視覺體系無疑是效率相當高的一種信息傳遞方式,所以人類創造了將語言轉換成可視形狀編碼的方式,這就是文字。」

    • 文字的編碼和解碼比聲音更沒效率,而且這句話和「情緒」沒一點關係。

    9. 「文字具備持久的可保持性,不會像聲音一樣迅速消失在空氣中,不過,現在人們已經找到了可以保存聲音以及複雜形狀(視頻)的方法,信息的發送、接收、保存的方式是不斷改進的。」

    • 情緒不僅僅是傳達信息。見「情緒」條目中「意義」一節。

    10. 「另外思維還會使用觸覺、嗅覺、味覺甚至大腦的直覺來發送接收信息。」

    • 感受器效應器是兩組不同的東西,有兩組名詞來表述它們,這段話快讓我神經錯亂了。

    11。 「所以整個人體都是思維的信息發送與接收設備」

    • 不是。指甲就不是,脾臟、大腸、後腦勺、腳後跟都不能發送思維信息。

    12. 「大腦是思維的信息處理中心。思維通過肉體這一設備的複雜組合效果來表達它的一切。」

    • 思維沒有戲劇化人格違常,它沒有表達的欲望。激發行為的是內穩態失調和外界刺激,這兩者可以激發情緒,情緒激發動機,動機可以通過思維得到表達,也可以不通過思維,在邊緣系統,甚至自主神經系統等級進行反應。可以說,情緒的真相就是給你自主思維的假象,然而大部分是生理反應。

    我的中心思想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需要每一句話都來自書本,但是不能一本書都不讀。這是基礎條目,請認真編輯爭取達到特色條目標準。烏鴉烏鴉留言2012年9月20日 (四) 00:58 (UTC)[回覆]

    回復 烏鴉 看到11的時候我笑了笑,「脾臟、大腸...」什麼的正常情況下確實不能發送接收信息,不過它們生病的時候會產生讓你痛苦的信息。這時候你的手會捂著肚子,腿可能會彎曲,臉可能會扭曲,於是我看到了這一切以後會產生把你送去醫院的行為。
    指甲、毛髮更不能發送接收信息,甚至毛生病我們叫做毛病。不過據說某些高明的醫生也能從指甲、毛髮的色澤、乾濕等細微變化看出些什麼來。
    當然,這些其實不想過多表述什麼,我想說的是,當你一巴掌扇到別人臉上的時候,你手部動作表達的情緒是指你的整隻手,包括手骨、肌肉、皮膚、指甲、毛髮...整體協調完成的,不要小看毛髮,這時候你的肌膚會通過毛髮的變化感知空氣的流動,所以,當我說整個人體的時候是指所有零配件之間的協調配合才能完成這項工作。
    根據你的指引,我看到了你的「構成」部分,我知道你這是在分解情緒,分步驟、分段落打算從更細節的去描敘,這當然並不會影響我去做一個總結。
    我當然還看到了,「情緒不是思維,其主體是反射、認知。」、「自主神經系統」等信息。
    我們知道最低等的生物或者說最初等的生物,它們沒有思維,只有條件反射;人類大部分的蛇傷都是被死蛇咬傷,人踩到死蛇,死蛇屍體因為條件反射而咬傷人體。你所說的「自主神經系統」估計就是這類。下面我說一下這個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是生命趨利避害的一種本能,因為生命生存的需要。為了適應不同的生存環境,生命在不斷地趨利避害過程中發生了進化,如何有利於生存,就朝哪方面進化。思維是條件反射的高級進化形式,條件反射趨利避害的判斷和思維趨利避害的判斷是一脈相承的。所以我說過:「思維由生命進化而產生,生命在生存過程中進化出意識、思維。」
    如果按你所說,那麼情緒就只會屬於條件反射這種低級本能。如果放在沒有進化出思維的其他物種來說,你的說法是正確的,但對於已經進化出思維的人類來說,情緒已經有更複雜的變化,在情緒產生的同時已經會條件反射的自動調用思維系統進行工作。比如你會把你的情緒通過思維轉換成言語表述出來,你甚至可以用文字描述你的情緒變化。
    條件反射是被動的,受外物控制的,是用來適應環境的維護生命利益的,當進化成思維之後,由外物變化而導致思維變化的現象就叫做物控人心,或者說這個人比較情緒化,反過來,人的另一種狀態就叫做理性,它通過思維反作用於情緒(這樣子描述有點認同你的了),可以用來控制情緒的變化,不為外物所左右,化被動為主動。此時,情緒反應思維的變化。這是一個由低到高的逐步進化的過程。
    寫到這裡雖然發現沒有完全反對你,而且你那個第八點的效率確實還可以修改一下。不過因為你的反對,通過我的反思我也算完善了一下我的思想。
    建議你也控制一下你的情緒,你看我都只是見縫插針的把我的東西找個地方放一下,你為什麼偏要刪去呢。大家都改改吧。
    歪鉤留言2012年9月20日 (四) 14:01 (UTC)[回覆]

    特色條目的一個要求就是——每個理論都必須正式出版過。你的那段話只要存在,就不符合特色條目標準。你看到條目中有一些藍色小數字嗎?那些叫「參考文獻」,小數字之前的一段話是來自那個參考文獻,不是你認為的,所有人都憑空想著寫維基。

    我寫的每一個理論都在學術期刊上發表過,被同行評審過,還被其他學術論文引用過的研究。這是人類集體智慧,不是我一個人想的。如果你做個有規模的研究、發表、出版、同行都說好,你的研究也可以引用。在那之前,請尊重人類文明,不要把自己寫的小散文和有威信的科學理論並列。

    為什麼同一句話,寫在維基百科上就有人引用,寫在你自己博客上就沒人看?是因為維基的公信力,這個公信力來自「每一段都有參考資料,每一個參考資料都來自可靠刊物」。

    你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不要濫用維基的公信力夾帶私貨,這是公器私用,是一種占別人便宜的腐化行為。既然在維基上編輯,就遵守維基的守則。不然可以自己開個網站。

    去看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及出版這個詞的意思。再看看條件反射,不是你想的那樣,自主神經系統這個詞條也存在,人無完人,不懂可以學。烏鴉烏鴉留言2012年9月20日 (四) 21:03 (UTC)[回覆]



    算算時間已經過去半年多了,其實是讓你冷靜一下,不知道你思考的怎麼樣了?
    看看上面你回復,你已經完全放棄了對詞條本義的爭論,而調用了"權威"這個面貌猙獰的面具出來,這確實不是我的強項,我的強項的是理論研究,所以我還是決定從這方面回覆你,你看情緒這個詞,是由情和緒兩個中文漢字構成的,那麼解釋中文的時候當然還是引用中文資料比較合適,比如我找到兩本,《說文解字》、《康熙字典》,我不知道這兩個東西對你來說算不是正式出版過的學術刊物,算不算「人類集體智慧」。在我看來至少《康熙字典》勉強算得上,它是以當時政府最高領導人的名字命名的,算得上是最高權威刊物了,而《說文解字》是否權威學術刊物就不是那麼好考證,不過作為中國第一部字典級的東西,多少還是有點公信力的,那麼我在後面引用這兩本書裡面的內容應該不算自己的「小散文」。
    《康熙字典》上說,人慾之謂情(董仲舒曰)。那就再看看欲:想得到某種東西或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想要,想得到,想達到。說白了就是人的想法,你不用腦子,怎麼想呢?《康熙字典》上又說,朱子曰:古人制字,先製得心字,性與情皆從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這個朱子以及前面的那個董仲舒的言論能夠出現在康熙字典上,應該算得上是在權威學術刊物上發表吧?)那麼古人說心,其實就是指思維,古人認為人是用心思考的,今人認為是大腦思考。「情卽心之用」,當然就是展示表達思維的方式,這和我說的「情緒是物質在受限範圍內運動,以體現思維變化的表現形式。」的表述是一致的。我不清楚你說的「情緒不是思維」是從何處研究得來,但明顯是違背我們那些創造文字的老祖宗的本意的。更不清楚解釋中文,你找來那麼多英文翻譯的資料做什麼。
    當然,不只是你,整個維基百科的中文解釋都極少引用《說文解字》、《康熙字典》上的說法,可能這個談不上藐視權威,而維基百科上:「任何人都可以修改維基百科上的內容,」更說明這不是一個發布權威資料的平台。所以當你把必須在學術刊物上發表當作一個標準時,你們把中文詞語解釋的傳統權威拋到哪裡去了?歪鉤留言2013年5月2日 (四) 15:34 (UTC)[回覆]

    先生啊,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你所寫的東西真的難讀又拗口啊……百科全書就是得讓大家都容易閱讀的,你糾結在理論的正確於否卻不在意別人是否看的懂……--全無尊嚴先生留言2013年5月5日 (日) 09:55 (UTC)[回覆]

    Spoken Wiki

    [編輯]


    優良條目候選

    [編輯]

    情緒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生物與醫學 - 心理學,提名人:晃晃留言2012年10月4日 (四) 02:33 (UTC)[回覆]

    投票期:2012年10月4日 (四) 02:33 (UTC) 至 2012年10月11日 (四) 02:33 (UTC)

    入選:8支持,0反對。--晃晃留言2012年10月11日 (四) 02:41 (UTC)[回覆]

    優良條目重審

    [編輯]

    情緒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心理學,提名人:萬惡之源-昏君 (大興土木無惡不作) 2016年7月8日 (五) 15:02 (UTC)[回覆]

    投票期:2016年7月8日 (五) 15:02 (UTC) 至 2016年7月15日 (五) 15:02 (UTC)
    0支持,2反對,撤銷。--59.39.126.168留言2016年7月14日 (四) 15:41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情緒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11:5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