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情绪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rmer good article情绪曾屬優良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典範條目落選情绪曾獲提名典範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列表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新條目推薦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2年10月3日典範條目評選落選
2012年10月11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16年7月14日優良條目重審撤銷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2年9月18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優良條目;其後評選典範條目亦落選
    基础条目 情绪属于维基百科日常生活主题的基礎條目第二级。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哲学专题 (获评丙級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哲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哲学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建议重定向到情绪

    [编辑]

    爱只是感情的其中一种,根据《金山词霸》对<感情>一词的解释是:

    感情
    (gǎnqíng)
    [emotion;feeling;sentiment]∶对于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反应
    

    感情并不能单单指“爱”,“厌恶”、“憎恨”等等与爱相对的情绪也是感情。爱情是感情,友情、亲情也是感情,所以,应该重定向至现有的情绪条目,这样才符合感情一词的规范定义。——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9日 (三) 07:01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关于01345的原创研究

    [编辑]

    我在编辑情绪页面时,删除了一些以前没有注明来源的文字,后来原作者又恢复了这些文字。

    希望01345把整个条目看完再做修改,删除那些文字的次要原因是没有来源,主要原因是这些内容和一些有规模、系统、有同行评审的学术研究相抵触,问题罗列如下。

    1.“情绪是物质在受限范围内运动,以体现思维变化的表现形式。”

    • 无法理解。勉强理解之后,我认为你说的是“情绪表达”,是“情绪”的一部分,见条目中“构成”一章。

    2.“情绪是思维通过肉体活动产生的视觉信号、声音信号、触觉信号等所有信息的统称。”

    • 情绪不等于情绪表达。“视觉信号”、“触觉信号”两个词一般指感受器传入中枢神经的信息,你想说的是“视觉表达”、“行为表达”。“情绪”不是信息,“表达”也不是信息,参见信息

    3.“当思维发生变化的时候,它会控制人体。”

    • 错。情绪不是思维,其主体是反射、认知。思维发生变化不一定会产生行为,动机才能产生行为,动机是思维的一种。“思维”条目现在惨不忍睹,因此不加链接。

    4.“其中主要是面部肌肉在受限范围内运动,在皮肤表面形成不同的效果组合。”

    • 情绪产生表情,还是表情产生情绪,学术界还有争议。见条目中“詹姆斯-兰格理论”一章。

    5. “而人类的外形都差不多,所以形成的效果组合区别不会太大,当其同类用视觉系统接收到对方的外形变化后就会把信号传递大脑,思维就会做出对方是处于喜怒哀乐等哪种状态的一个判断。但是这个信号传递与接收的过程并没有像电脑数据传输一样有统一的编码解码标准,于是就会有很多误会。”

    • 囧。肉眼识别人脸是生物进化的最高层次,标志着人类是社会协作动物,并有超越其他动物的沟通能力。见人脸识别

    6. “同时,思维还会控制声带通过口腔、鼻腔制造空气的震动,发送声音信号,并使用耳朵接收声音信号。”

    7. “这些震动效果中被人称作语言的部分一般都有统一编码解码标准的,所以当人类需要准确传递信号的时候就会使用语言的传递方式。”

    • 理论上正确,但是和“情绪”没有一点关系。

    8. “当然,人的视觉体系无疑是效率相当高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所以人类创造了将语言转换成可视形状编码的方式,这就是文字。”

    • 文字的编码和解码比声音更没效率,而且这句话和“情绪”没一点关系。

    9. “文字具备持久的可保持性,不会像声音一样迅速消失在空气中,不过,现在人们已经找到了可以保存声音以及复杂形状(视频)的方法,信息的发送、接收、保存的方式是不断改进的。”

    • 情绪不仅仅是传达信息。见“情绪”条目中“意义”一节。

    10. “另外思维还会使用触觉、嗅觉、味觉甚至大脑的直觉来发送接收信息。”

    • 感受器效应器是两组不同的东西,有两组名词来表述它们,这段话快让我神经错乱了。

    11。 “所以整个人体都是思维的信息发送与接收设备”

    • 不是。指甲就不是,脾脏、大肠、后脑勺、脚后跟都不能发送思维信息。

    12. “大脑是思维的信息处理中心。思维通过肉体这一设备的复杂组合效果来表达它的一切。”

    • 思维没有戏剧化人格违常,它没有表达的欲望。激发行为的是内稳态失调和外界刺激,这两者可以激发情绪,情绪激发动机,动机可以通过思维得到表达,也可以不通过思维,在边缘系统,甚至自主神经系统等级进行反应。可以说,情绪的真相就是给你自主思维的假象,然而大部分是生理反应。

    我的中心思想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需要每一句话都来自书本,但是不能一本书都不读。这是基础条目,请认真编辑争取达到特色条目标准。乌鸦乌鸦留言2012年9月20日 (四) 00:58 (UTC)[回复]

    回复 乌鸦 看到11的时候我笑了笑,“脾脏、大肠...”什么的正常情况下确实不能发送接收信息,不过它们生病的时候会产生让你痛苦的信息。这时候你的手会捂着肚子,腿可能会弯曲,脸可能会扭曲,于是我看到了这一切以后会产生把你送去医院的行为。
    指甲、毛发更不能发送接收信息,甚至毛生病我们叫做毛病。不过据说某些高明的医生也能从指甲、毛发的色泽、干湿等细微变化看出些什么来。
    当然,这些其实不想过多表述什么,我想说的是,当你一巴掌扇到别人脸上的时候,你手部动作表达的情绪是指你的整只手,包括手骨、肌肉、皮肤、指甲、毛发...整体协调完成的,不要小看毛发,这时候你的肌肤会通过毛发的变化感知空气的流动,所以,当我说整个人体的时候是指所有零配件之间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根据你的指引,我看到了你的“构成”部分,我知道你这是在分解情绪,分步骤、分段落打算从更细节的去描叙,这当然并不会影响我去做一个总结。
    我当然还看到了,“情绪不是思维,其主体是反射、认知。”、“自主神经系统”等信息。
    我们知道最低等的生物或者说最初等的生物,它们没有思维,只有条件反射;人类大部分的蛇伤都是被死蛇咬伤,人踩到死蛇,死蛇尸体因为条件反射而咬伤人体。你所说的“自主神经系统”估计就是这类。下面我说一下这个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生命趋利避害的一种本能,因为生命生存的需要。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生命在不断地趋利避害过程中发生了进化,如何有利于生存,就朝哪方面进化。思维是条件反射的高级进化形式,条件反射趋利避害的判断和思维趋利避害的判断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我说过:“思维由生命进化而产生,生命在生存过程中进化出意识、思维。”
    如果按你所说,那么情绪就只会属于条件反射这种低级本能。如果放在没有进化出思维的其他物种来说,你的说法是正确的,但对于已经进化出思维的人类来说,情绪已经有更复杂的变化,在情绪产生的同时已经会条件反射的自动调用思维系统进行工作。比如你会把你的情绪通过思维转换成言语表述出来,你甚至可以用文字描述你的情绪变化。
    条件反射是被动的,受外物控制的,是用来适应环境的维护生命利益的,当进化成思维之后,由外物变化而导致思维变化的现象就叫做物控人心,或者说这个人比较情绪化,反过来,人的另一种状态就叫做理性,它通过思维反作用于情绪(这样子描述有点认同你的了),可以用来控制情绪的变化,不为外物所左右,化被动为主动。此时,情绪反应思维的变化。这是一个由低到高的逐步进化的过程。
    写到这里虽然发现没有完全反对你,而且你那个第八点的效率确实还可以修改一下。不过因为你的反对,通过我的反思我也算完善了一下我的思想。
    建议你也控制一下你的情绪,你看我都只是见缝插针的把我的东西找个地方放一下,你为什么偏要删去呢。大家都改改吧。
    歪钩留言2012年9月20日 (四) 14:01 (UTC)[回复]

    特色条目的一个要求就是——每个理论都必须正式出版过。你的那段话只要存在,就不符合特色条目标准。你看到条目中有一些蓝色小数字吗?那些叫“参考文献”,小数字之前的一段话是来自那个参考文献,不是你认为的,所有人都凭空想着写维基。

    我写的每一个理论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被同行评审过,还被其他学术论文引用过的研究。这是人类集体智慧,不是我一个人想的。如果你做个有规模的研究、发表、出版、同行都说好,你的研究也可以引用。在那之前,请尊重人类文明,不要把自己写的小散文和有威信的科学理论并列。

    为什么同一句话,写在维基百科上就有人引用,写在你自己博客上就没人看?是因为维基的公信力,这个公信力来自“每一段都有参考资料,每一个参考资料都来自可靠刊物”。

    你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不要滥用维基的公信力夹带私货,这是公器私用,是一种占别人便宜的腐化行为。既然在维基上编辑,就遵守维基的守则。不然可以自己开个网站。

    去看看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及出版这个词的意思。再看看条件反射,不是你想的那样,自主神经系统这个词条也存在,人无完人,不懂可以学。乌鸦乌鸦留言2012年9月20日 (四) 21:03 (UTC)[回复]



    算算时间已经过去半年多了,其实是让你冷静一下,不知道你思考的怎么样了?
    看看上面你回复,你已经完全放弃了对词条本义的争论,而调用了"权威"这个面貌狰狞的面具出来,这确实不是我的强项,我的强项的是理论研究,所以我还是决定从这方面回复你,你看情绪这个词,是由情和绪两个中文汉字构成的,那么解释中文的时候当然还是引用中文资料比较合适,比如我找到两本,《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我不知道这两个东西对你来说算不是正式出版过的学术刊物,算不算“人类集体智慧”。在我看来至少《康熙字典》勉强算得上,它是以当时政府最高领导人的名字命名的,算得上是最高权威刊物了,而《说文解字》是否权威学术刊物就不是那么好考证,不过作为中国第一部字典级的东西,多少还是有点公信力的,那么我在后面引用这两本书里面的内容应该不算自己的“小散文”。
    《康熙字典》上说,人欲之謂情(董仲舒曰)。那就再看看欲: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想要,想得到,想达到。说白了就是人的想法,你不用脑子,怎么想呢?《康熙字典》上又说,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这个朱子以及前面的那个董仲舒的言论能够出现在康熙字典上,应该算得上是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吧?)那么古人说心,其实就是指思维,古人认为人是用心思考的,今人认为是大脑思考。“情卽心之用”,当然就是展示表达思维的方式,这和我说的“情绪是物质在受限范围内运动,以体现思维变化的表现形式。”的表述是一致的。我不清楚你说的“情绪不是思维”是从何处研究得来,但明显是违背我们那些创造文字的老祖宗的本意的。更不清楚解释中文,你找来那么多英文翻译的资料做什么。
    当然,不只是你,整个维基百科的中文解释都极少引用《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上的说法,可能这个谈不上藐视权威,而维基百科上:“任何人都可以修改维基百科上的内容,”更说明这不是一个发布权威资料的平台。所以当你把必须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当作一个标准时,你们把中文词语解释的传统权威抛到哪里去了?歪钩留言2013年5月2日 (四) 15:34 (UTC)[回复]

    先生啊,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你所寫的東西真的難讀又拗口啊……百科全書就是得讓大家都容易閱讀的,你糾結在理論的正確於否卻不在意別人是否看的懂……--全無尊嚴先生留言2013年5月5日 (日) 09:55 (UTC)[回复]

    Spoken Wiki

    [编辑]


    優良條目候選

    [编辑]

    情绪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生物與醫學 - 心理學,提名人:晃晃留言2012年10月4日 (四) 02:33 (UTC)[回复]

    投票期:2012年10月4日 (四) 02:33 (UTC) 至 2012年10月11日 (四) 02:33 (UTC)

    入选:8支持,0反對。--晃晃留言2012年10月11日 (四) 02:41 (UTC)[回复]

    优良条目重审

    [编辑]

    情緒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心理學,提名人:萬惡之源-昏君 (大興土木無惡不作) 2016年7月8日 (五) 15:02 (UTC)[回复]

    投票期:2016年7月8日 (五) 15:02 (UTC) 至 2016年7月15日 (五) 15:02 (UTC)
    0支持,2反对,撤销。--59.39.126.168留言2016年7月14日 (四) 15:41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情绪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11:5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