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 (佛教)
此条目过于依赖第一手来源。 (2023年12月31日) |
|
佛教 |
---|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佛教专题 |
说一切有部将它列为大地法,为心所之一。大乘佛教将它列为六波罗密之一,因此又称为“般若波罗蜜多”(梵语:प्रज्ञापारमिता Prajñāpāramitā)。
语源语义
[编辑]“
概论
[编辑]佛教中“超越之智慧”有别于一般的智慧,指的是“妙智妙慧”。它是超验的,难以描述,唯有所体会者方能了知,故佛教中只能通过言语譬喻形容,如“它是一切众生本心所具有的,有色(物质)能见,无色也能见,有声能闻,无声也能闻。它能产生一切善法。至于凡夫的‘智慧’,则由外物所引生,必须先有色与声,才会有能见和能闻。若无色与声,即不能见不能闻,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因而我们说,凡夫的‘智慧’,在佛家看来,也就成了愚痴,成了妄想。‘般若’如灯,能照亮一切,能达一切,渡化佛所指斥的那种有漏的‘分别慧’。”[5]
慧可分为世间慧与出世间慧二者。所谓出世间慧,是能够了解缘起、断除结缚、止息烦恼的能力。要得到这种智慧,需要依戒与定的帮助。
同义字
[编辑]智(阇那)与慧的定义接近,主要的差别在于,慧的范围较小,主要指出世间慧,而且有能抉择、决断之意;而智的范围较大。
教义
[编辑]般若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汉高僧支娄迦谶所译的《道行般若经》。般若在中国多指为智慧[8],《世说新语·文学》载:“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初视《维摩诘》,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佛教徒认为,般若智慧跟世间的智慧不同,“智慧轻薄,故不能称于般若”[9],是经由内观所产生的正见;因证得金刚性如来藏空性心而生起实相智慧。般若在中国没有相当的名词可以代替,虽意为智慧,乃不足以表显般若的含义,所以译经家不直接汉译为“智慧”,而以音译。《大智度论》所说:“般若定实相,甚深极重,智慧浅薄,是故不能称。”[10]一般法会中大多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摩诃般若”即是大智慧。波罗译为“彼岸”,蜜多译为“到”,应为到彼岸,般若波罗蜜多即是“究竟圆满之智慧”,佛教称之为胜义智或实相智,如佛祖在菩提树下体验真理的智慧。佛教以为各种生活上的知识是不究竟的、不完满的智慧,佛教称之为方便智。
般若的思想可归纳为“假有性空”,所谓:“无明离欲而生明,彼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11]。般若还要靠“缘起”,《十二门论》说:“内缘起,即无明缘行等十二支;外缘起,即如以泥土、轮绳、陶等而成瓶。”。大乘佛教的兴起主要还是般若思想。《大般若经》指出大乘即是般若,般若即是大乘;说大乘即说般若,说般若即说大乘。般若能与一切善法为母一切佛法无不摄入般若。般若能生诸佛,是诸佛母,般若能示世间诸法实相,名如来母,能生如来。又说般若为第六波罗蜜,阇那为第十波罗蜜。大乘佛教认为世上一切事物,皆由因缘而成,虚而不实的,可以说,性空乃生命最根本上的真实本质。众生之愚痴,约而言之有三:不信三世因果、不知诸法缘起性空,不明诸法实相、佛性本具之理。
般若与中国
[编辑]中国的般若学派相传有“六家七宗”[12],最有代表想的就是本无宗。鸠摩罗什来长安之前,中土的《般若经》的翻译已经很盛行,例如道安特别著重宣扬《般若经》[13],并常采取和利用道家或儒家固有的哲学术语。道安大师的“本无”二字来自于道教。
罗什弟子僧肇的《不真空论》批判了六家七宗的“本无”、“即色”和“心无”三家的观点,《般若无知论》云:“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所谓“无知”,“不知之知”,简称“智”,是指佛教的般若智慧。这说明世界万法是非有非无,有无皆空的思想,罗什看了《般若无知论》,赞赏说:“吾解不谢子,辞当相挹”(白话:我对般若的理解不逊于你,但用词遣字有所不及),又表扬僧肇为中土“解空第一”[14]。僧肇又称“般若无知”并非指一无所知,而是“无名无说,非有非无,非实非虚。虚不失照,照不失虚”[15]。
慧文根据《大智度论》里的“一心中得”结合般若的“空”、“假”、“中”而成“一心三观”[16]。一心三观是天台宗的基本思想之一。
禅宗惠能在《六祖坛经》解释“无念”:“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
经典
[编辑]玄奘译有《大品般若经》六百卷,姚秦鸠摩罗什译有《摩诃般若经》二十四卷、《小品般若》七卷、《金刚经》一卷,西晋无罗叉等译有《放光般若》二十卷,西晋竺法护译有《光赞般若》十卷。其中玄奘所译《大品般若》有六百卷之巨(以及浓缩后成为极精简的心经),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般若类经典,是现存的《大品般若》是最完备的。
注释
[编辑]- ^ “般若”,拼音:bōrě,注音:ㄅㄛ ㄖㄜˇ,粤拼:bo1 je5
- ^ 谢承谟《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易解》:“般音钵。若音惹。”
- ^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4:“慧,谓于法能有简择。”
- ^ 《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10:“简择所缘邪正等相,说名为慧。”
- ^ 佚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
- ^ 玄奘译《成唯识论》卷6:“末底,般若,义无异故。”
- ^ 《慧琳音义》卷上:“般若,此云慧也。西域慧有二名:一名般若,二名末底。”
- ^ 《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云:“般若者,秦言智慧。”
- ^ 《净名玄论》卷第四
- ^ 《大智度论》卷七十一
- ^ 《杂阿含经》
- ^ 《名僧传抄‧昙济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解释:“陈朝小招提寺慧达法师作〈肇论序〉,有‘或六家七宗,爰延十二’之语。唐元康作《肇论疏》,释此句曰:‘或六家七宗,爰延十二者,江南本皆作六家七宗,今寻记传,是六家七宗也。梁朝释宝唱,作《续法论》一百六十卷云,宋庄严寺释昙济作《六家七宗论》。论有六家,分成七宗。第一本无宗,第二本无异宗,第三即色宗,第四识含宗,第五幻化宗,第六心无宗,第七缘会宗。本有六家,第一家分为二宗,故成七宗也。……’”
- ^ 道安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中回忆说:“昔在汉阴(襄阳)十有五载,讲《放光经》,岁常再遍。”
- ^ 《高僧传》说,罗什大师称:“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
- ^ 《般若无知论》
- ^ 《佛祖统纪、慧文传》
研究书目
[编辑]- 梶山雄一著,许洋主译:《般若思想》(台北:法尔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