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一件小事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件小事》的作者思维:


认识阶段

(1)理性思维rational thinking

第3、4、5、7段的推论和结论

眼前的证据:老女人“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是她自己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著车把”

 結論:是老女人自己的不是。

眼前的证据:“车夫早有点停步”、“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我眼见你慢慢倒地”

 結論:「怎麼會摔壞呢?裝腔作勢罷了,這真可憎惡。」

眼前的证据:“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早就“叫他别多事,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結論:「車夫多事」,「自討苦吃」,「現在你自己想法去」。

思考:为什么作者要力证老女人的不是?


反思阶段

(2)感性思维Perceptual thinking

第9段车夫高大的身影──那一刻的感受是非理性的,但感/动人(“我”)至深。

第10段凝滞了的行动──理性停止了运作,右脑正在形成概念,但运作尚未完成,处于有所感但无所思的状态。

第11段没有思索的行为──那是反射动作reflection, 而非反应行为response。前者是不经思索的动作。

第3、4、5、7段作者以为是理性的思维,到了第9段之后,却发现原来是伪装理性的思维。其实,它是一早受了个人价值观影响的感性思维。

最深刻的感性思维表现,出现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写出事件对他的噬魂啮心之痛: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思考:是什么让作者有这么大的反差?


(3)概念思维Conceptual thinking

整个事件,无论是理性非理性,都只是一些发生的资料数据──怎样解读它们,就要看我们以它们形成一种怎么样的“概念”了。

以车夫为例,老女人发生的事情,在车夫而言并没有理性或感性的思维之分,有的是他早已形成的一个牢不可破的概念──老女人需要帮助,撞到途人就要向巡警报告──自己应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但是同一件事,作者的概念却是──这是“一件小事”,所以不用理会老女人,“不要误我的路”(用他自己的话,就是“看不起人”);

然而,作者的自省能力很强,第8段之后,他的概念受到挑战。可是,我们只看到作者对事件的概念开始产生变化,但是产生了什么变化,文章首尾两段有端倪,但并没有具体的交代,读者需要另外找资料佐证。


认同阶段

其实,上述三个阶段是互为因果的。简单来说,就是要见到个人“反思的深刻”(无论是理性抑或感性),并因之形成/重塑概念,以指导个人日后的行为方向。 事实上,鲁迅其后发表的小说《阿Q正传》、《孔乙己》、《药》、《祥林嫂》、《故乡》,都对社会上的小人物,寄予无限的同情。在他的作品中,再也找不到他重蹈“一件小事”覆辙的证据。

发起有关一件小事的讨论

发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