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佛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編輯

歡迎來到維基百科佛教主題

感興趣的維基人,請到這裡來簽名。

佛教主題

編輯

佛教,由古印度釋迦牟尼佛(稱為佛陀)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建立,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全稱「佛陀」,意思是覺悟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人們的一切煩惱(苦)都是有因有緣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生死輪迴。惟有斷滅貪、嗔、痴的聖人(佛陀菩薩辟支佛、和阿羅漢)才能脫離生死輪迴,達到涅槃(清涼寂靜之意,即無有煩惱),釋迦牟尼佛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證悟的真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於從佛陀的教育(正法)裏,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緣起法),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成就解脫阿羅漢果乃至行菩薩成佛之道而成佛。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北傳佛教二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基本上沒有大分別,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分別,以菩薩行理論的分別為最顯著。佛教目前主要流行於東亞東南亞南亞等地區,在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也有大量信徒。

典範條目

編輯

佛教藝術泛指與佛法佛教法器相關的建築雕塑繪畫文學音樂。在2500年前,其意象和象徵意義還未發展成複雜與多樣化的體系時,佛教藝術已經開始發展。佛教藝術發源於公元前6至5世紀左右,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陀涅槃之後的印度次大陸。之後,隨著向亞洲其它地區和世界傳播過程中與其它文化的接觸,佛教藝術也隨之不斷演變。早期的佛教藝術,在本質上是遵從印度無佛像傳統的,即避免直接用人像來表現佛陀的形象,稱為無佛像時代。約在公元1世紀前後,將佛陀以人像呈現的佛像時代開始,並持續至今。隨著佛教信仰的傳播,佛教藝術也朝著地方化、多樣化的方向演變,以適應各國的需要。

特色圖片

編輯

柴瓦塔那蘭寺又稱貴妃寺,是位於泰國中部艾尤塔雅歷史公園的一座佛教寺廟。寺廟坐落在昭拍耶河西畔。它是公園所在的大城府最雄偉美麗的寺廟之一,也是一個旅遊勝地。1630年,大城王國巴薩通王為了紀念他居住在該地區的母親而下令開始建造寺廟。設計風格為高棉風格,為當時流行的建築風格。塔群的中央是一座高棉式的大塔,四周有4個小塔,再外圍則有8個更小的塔及門。圖為柴瓦塔那蘭寺。

佛教流系

編輯

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上座部佛教為現存佛教的三大分支之一。佛教經由兩條路徑傳入中國,一支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日本等處,故漢傳佛教又稱北傳佛教。另一支則由南印度經海路傳至中國南方,為南傳佛教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為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藏傳佛教。漢傳佛教的佛事活動主要有懺法、盂蘭盆會等。懺法原為佛教懺悔罪愆的儀則和作法,起於晉代道安慧遠,歷代相沿。盂蘭盆會盛行於唐代,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舉行供佛及僧超度先靈的法會。

佛教勝地

編輯

婆羅浮屠是一座位於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省的一座大乘佛教佛塔遺跡,距離日惹市西北40公里,是9世紀當時世上最大型的佛教建築物。婆羅浮屠大約於公元842年間,由當時統治爪哇島夏連特拉王朝統治者興建。「婆羅浮屠」這個名字的意思很可能來自梵語「Vihara Buddha Ur」,意思是「山頂的佛寺」。後來因為火山爆發,使這佛塔群下沉、並隱蓋於茂密的熱帶叢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紀初才被清理出來,與中國長城埃及金字塔柬埔寨吳哥窟並稱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蹟
你知道嗎

編輯

佛教語錄

編輯

佛教新聞

編輯

佛教在線鳳凰佛教加拿大佛教會湛山精舍訊中國民族宗教網訊
佛教在線
  • 2019年1月5日,澳門佛光協會舉行「慶祝澳門佛光協會成立二十三周年暨戊戌年歲末圍爐合家歡齋宴」。
佛教在線
佛教在線鳳凰網華人佛教
  • 2019年1月19日,因泰國南部分裂勢力暴力活動猖獗,在該國臨近馬來西亞的Sungai Padi地區,一座佛寺受到一群人數不明的黑衣武裝人員的襲擊,事件造成兩名僧侶死亡、兩名僧侶受傷,一名伊斯蘭教伊瑪目也遭到殺害。據悉,泰國南部多個由穆斯林占多數的省份於2004年後出現分裂運動。
世界之聲
佛教在線鳳凰佛教騰訊視頻
佛教在線人間通訊社
佛教高僧

編輯

玄奘(602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俗姓陳,名褘,出生於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他「冒越憲章,私往天竺」,始自長安,長途跋涉五萬餘里,抵達王舍城。取657部經文,歷時十四年,載譽回唐。後又經十載,在長安慈恩寺翻譯經文,共翻譯一千三百餘卷,為中土一切譯師之最,對後世的佛學、考古、歷史研究都極具價值。他也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遊記》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淨土宗

編輯

淨土宗漢傳佛教十宗之一。根源於大乘佛教淨土信仰,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之法門而得名的一個宗派。它源自古印度,萌芽於漢晉時代,始於北魏曇鸞,經唐代善導發揚光大,流傳於等地,至今不衰。淨土宗的特色是強調對阿彌陀佛的信仰,透過唸誦佛號,得以在死後往生極樂國土。該宗派認為,依賴個人的力量獲得徹底解脫十分困難;但若通過日常念佛修行,獲得佛力的接引、救援,可以藉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往生淨土以後,由於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所以就算往生的眾生本身的惡業未除,亦不會再生惡念,且能親聽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說法,證得無生忍。由於淨土宗能夠三根(即指上、中、下根性的人)普被,而且容易修習,所以弘揚淨土宗的大德都將之判別為「易行道」以跟其他依靠自力的修行方法(即「難行道」)作分別。

佛教典籍

編輯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語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 Sūtra),又稱《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般若經》的內涵以空性為主,透過對空性的了解能斷除煩惱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聲聞及獨覺的菩提果位;也能夠透過對空性的認識,再加上福德資糧的圓滿,能徹底斷除所知障而獲得大乘的涅槃,即無上的菩提果位。因為解了空性貫穿三乘,故解空被稱為三乘之母,詮釋它的般若經亦稱為母般若。《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即是《大般若經》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義皆設於此經,故名為《心經》。

歡迎參與

編輯

參與主題

編輯

由於佛教知識的極其廣泛性,許多維基百科條目並未完善。我們竭誠歡迎各位編輯參與以下條目的編輯及完善工作。

其他專題

編輯